依据学科特点 搞好物理教学
2009-10-13张红霞
张红霞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科中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直观的背后抽象的规律又难以理解,因此,要搞好物理教学,一定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物理教学;因材施教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具有贴近生活、应用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等特点。物理学科中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直观的背后抽象的规律又难以理解。因此,要搞好物理教学,一定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物理教学,要想把课标中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一)从创设情境入手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一问题很常见,但很难解释。又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教师可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套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套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套?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获取和巩固知识。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包装,隆重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更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教师要敬业,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兴趣自然也就会由此而生。
二、让科学探究常伴物理课堂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探索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更要加强科学探究教学。
(一)设置问题情境
运用科学探究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由此,设置的问题要有其必要性、合理性、梯度性,还应具备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激情。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景象以及美妙的声音,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声音的世界,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感觉新知识不再是陌生的,而是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然后自己动手探索,这样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做好实验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玩实验的,实验的效果很不理想。
而实验探究教学常采用“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大胆地实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紧迫感。看到自己的同学当上了“小教师”,学生既感新奇,又感到不应示弱。由此,学生们自会聚精会神地去观察、思考,准备寻找“小教师”每一个小小的不足。
课文中的演示实验,很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先做出种种猜想,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想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一)关注物理学家,培养探索精神
不管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牛顿,还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或是其他的著名物理学家,都是在付出了反复而艰辛的探索,甚至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才取得宝贵成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物理学史上众多刻苦钻研并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的事例,融汇到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领略科学家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这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是很有好处的。
(二)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武装学生的头脑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将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再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三)关注我国物理学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讲光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还有,现代物理学年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总之,“学海无涯”,“教海”亦“无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持之以恒地摸索、探讨和创新,真正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