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活动课内容设计
2009-10-13杨通生
杨通生
摘要:数学活动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一种更为轻松,灵活、动感的方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关键词:趣味性;创新能力;探索
数学活动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一种更为轻松、灵活、动感的方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所以古今中外教育者无不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议题。数学活动课作为教学内容的外部调节,应强调内容的趣味性。活动除了设置一些悬念,动手操作,数学游戏外,还可利用多种电教化手段,把整个活动环节安排得松弛有度,始终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内容的设计,要照顾全面
教学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由于人与人间的差距,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亦不同。所以活动内容的设计,不能只照顾个别或少数学生,而忽视了大部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结合教材要求进行通盘考虑。不要把问题出得过深过偏,所以要注意以下问题。1.避免题海战术,重复劳动。这样易使学生疲劳厌倦,失去兴趣。2.避免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达不到掌握、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3.避免内容过深或过浅,失去活动课的意义。
三、注重思考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鸡兔同笼”问题。对于未学过特殊算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的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不小的,但采用“画头、添脚”的画图方式却能很容易解出,教师只需做些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即可。通过解这题,学生学到了一种新的解题策略,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又如“找规律填空”、“逻辑推理”,同样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注意在设计思考题时,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否则会打消积极性。
四、巧布“疑阵”让学生自我沟通
学生学习只有当他们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也只有当他们投身到知识中去发现新观念、新规则、新方法时才会充满乐趣。“奇中生疑,疑中生思,由疑生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引思的“奇”境,巧布“疑阵”,在学生解疑的过程中,自我沟通知识的内在结构。如教学出示“工程问题”:“生产一批零件()个,甲车间单独做3天可以完成,乙车间单独做6天可以完成,现两车间合做,需几天时间可以完成?”括号内分别给出300、600、3000、6000,让学生分别解答,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后发现结果都是2天。此时学生疑惑,迫不及待想探个究竟,这样在探索过程中,沟通了“工程问题”的知识结构。
五、开放教学思维翅膀让学生自主放飞
创新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封闭的教学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师预定的教案轨道里,把课堂异化为执行教案的过程,剔除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智慧感悟,就应该创设活动的、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对所学生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放飞。学生在开放教学下,能从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觉进行探索,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训练思维。
六、和实践相结合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活动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能有效调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进展。如低年级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后,可让学生用各种图形来拼一拼,说一说,以加强印象。学了测量和面积方法后,可实地量一量教室的长宽,算一算它的面积,与自己的估算差了多少。
总之,数学活动课以其方法和内容的灵活性、互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快乐,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探索学会学习,从而提高本身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