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一数学教学状况及策略

2009-10-13张金凤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法数学知识

张金凤

摘要:有许多初中生在进入高中以后,数学成绩不够理想,感到学习数学比较吃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我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现在就学生出现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和怎样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怎样帮助学生度过“学困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

初中生刚跨入高中,都是信心十足、跃跃欲试,也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学困期”,紧接着就会从心理上产生畏惧感,从而动摇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教师原因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具体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有些多年工作在高中的教师,只注意高中数学知识的教与学,而忽略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没有建立知识网络。而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函数性质的推证、二次函数的深化,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空间转化为平面问题;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点的集合,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

二、学生的原因

初中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了“吃等食”的习惯,也就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满足于围着教师转,你讲我听、你放我录。每节课教师都要告诉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学生自己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碰到问题不会自己解决,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帮助,依赖性极强。而到了高中,学校的课程安排与初中比有许多变化,课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多、速度快,学生上课时能跟上课就不错了。高中每天都有几节自习课,但学生不习惯高中的学习生活,不会充分利用自习课,往往沿用初中学法,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不会预习、复习、总结等。一天下来迷迷糊糊,看不到收获,感到困惑,第二天又会有新知识进行。时间长了以后,慢慢就放弃学习了。

针对以上状况,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另外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学生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优化课堂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我校高一新生入学后,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有一百多分的,也有二、三十分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必须实行分层教学,设置难度梯度,如已知集合A={x|1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之初要把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开始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逐渐要求学生自己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课外活动,进行数学学法交流,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四、重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教师通过设导、设问、设陷等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答。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分组讨论一些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在兴趣的引领下,学生自然就会收获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时,要注重“导”与“学”的关系,“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然后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重点问题专心听讲,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的起步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高中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高中的数学学习中,为整个高中数学学习打牢基础,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法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