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线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2009-10-13刘立平
刘立平
摘要:教师素质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教师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策略。关注教师专业化,就是关注教师素质。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素质结构;教学能力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从当前理论界的讨论看,多数的观点还是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只不过从教师职业和专门职业的特征比照看,发现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只能说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或“半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一)教师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1.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专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可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观念陈旧;专业知识更新缓慢,知识面狭窄;教学技能技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实践;心理素质较差;专业意识淡薄等。显然,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与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正是人们把教师看做是半专业的原因之一。
2.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叶澜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唐松林等人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即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林崇德则围绕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自我监督控能力及教学行为与策略五个内容对教师素质进行了研究。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策略
1.教师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
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因此,要使教师这个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教师不断激发光荣感,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就是大势所趋,就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逐步加大了对教师专业化的法律认定,《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逐一出台,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的全面实施,已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推进了教师专业化进程。
2.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使我们的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由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价值、专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由只重视职前培养,转向强调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和在职培训机构应合而为一。职前教师教育应能够使未来教师具备他们今后整个专业生涯中完成许多教学专业任务所需的大多数或全部的能力,能获得持久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所有知识结构和态度。职后教师教育着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培养骨干教师;着重于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培养教育教学专家。
(1)调整职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忽视了教师教学工作的专业要求,这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教师的专业课程单一;教育理论课时过少;教育实习时间偏短等。在校生很难积累个人的实践经验并形成教育教学技能。这些难以全面体现教师专业特殊性和专业化目标的要求。
(2)加强职后教师的培训力度
职后教师培训的目的具有多重性。如,取得学历、学位或晋升等级资格、更新知识、增加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等等。但就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言,应该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眼,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高标准、复合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谌业锋,《专家型教师的思考》
2.《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周风,《国外教改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外国中小学教育》[J],1998(6)
4.刘微,《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