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资”就业拷问大学教育
2009-10-12郭立场
郭立场
2008年12月13日在东华大学举办的一场招聘会,清晨不到6时,许多大学毕业生就在体育馆外排起了长队,而此时距招聘会开始还有近三个小时。与以往相比,这场招聘会出现了招聘岗位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科类岗位减少、外企和大型国企用人数量减少三大现象。一些大学生也主动“放低身段”,表示对薪水没有太高的要求,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而这,几乎也是进入就业求职高峰季节以来经常出现在各大城市招聘会上的景象。
大学生对薪水没有太高的要求,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这一现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生为什么如此选择?而作为拥挤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而疲惫不堪的大学生,可能就会想;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究竟要读什么?毕业后,又能做什么?
出现“零工资”就业,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期望值已降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人才观念正在逐步改变。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大学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但需要指出的是,“零工资”就业是一把“双刃剑”。毕业生固然可以利用这种姿态来表现出自己没有“自视甚高”,部分企业也可能会欣赏这类应聘者“不耻下位”的勇气,但不可否认的是,“零工资”既不符合社会生产理论中对劳动力价值的肯定,从生活常识来讲,也不符合人劳动谋生的基本需要。反映出的只是就业市场上的一种荒谬和扭曲。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一书中指出,社会仅仅拥有教育资本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教育资本能够成功转换成一种社会或文化资本,行动者还必须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由精英支配的惯习——只能通过家庭所获得——生产的象征资本。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由于文凭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学校颁发的文凭和各种资格证书的价值已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形下,文凭以外的其他各种选择标准便成为象征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选择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由文凭转向能力等更为实在的判断标准。
从这一角度来讲,不难看出“零就业”的背后实质,是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对自己的能力、学历等现有条件已完全失去信心,唯有效仿商家的“打折降价”,以降低薪酬作为噱头的尴尬处境。对于这一点.作为以培养、塑造人才为己任的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罪魁祸首”则是积重难返的教育体制。高校怎样培养人格健全、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专业设置怎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如何加大理论知识贡献的力度,一方面尽可能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提出“零工资就业”的学生实际已大多走到了隐性失业的边缘。可以想象,当他们的薪酬标准已不足以维持在所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时,不可避免地要向家长求助。这种“低薪就业者”其实只是表面上有了份工作的“啃老族”。尤为令人忧心的是,他们的增多事实上在加大贫富差距,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教育部门应该认真反思,教育体制和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致力于改善人才培养的结构与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以消弭其对教育绝望的心理。
无论是教育内部体制,还是外部环境的改观,如果不能首先让人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就得了业,教育就始终没有起到应有的社会作用,甚至可以视为其社会功能的丧失。笔者以为,破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使其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拥有完满的生活,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规范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其回归到应有的发展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