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渐行渐远
2009-10-09邢军
邢 军
[摘要]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公映后,代号007的英国军情六处间谍詹姆斯·邦德便风靡全球,至今007系列电影已经上映了22部,但2007年,邦德开始变了。或许是长久的审美疲劳带来了近两次的邦德变身。但并不成功的变身却使得邦德的前途更为渺茫。好莱坞片场留给邦德的空间似乎越来越狭窄。也许渐行渐远的邦德在这之后会脱胎换骨,但似乎更可能的是邦德的悲情退休。
[关键词]007;詹姆斯·邦德;消费文化
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公映后,代号007的英国军情六处间谍詹姆斯·邦德便风靡全球,至今40余年长盛不衰。每隔一两年,邦德就会带着他那句著名的“Bond,JanmesBond”来到垒球各大影院,在观众的期盼与艳羡中,上演一段又一段艳遇,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展示一件又一件难以想象的高科技工具。之后,他优雅地转身,消失在落下的帷幕后。观众起立,感叹007老套之余,却又开始企盼邦德下一次华丽的登场。纵观007系列电影,作为间谍片/动作片的代表,多年来并无实质上的更新。一个风流倜傥、无往不胜的男主人公,一个作恶多端、凶狠残忍的反派,一场拨开迷雾的生死搏斗,再加上妖娆而且必会“从敌人变成爱人”的邦女郎构成了所有007系列电影的基本模式。正如《007:大破量子危机》(Quantum 0f Solace)中,邦德对M夫人那句“希望你回来”的绝妙回答:“我从未离开。”
但2007年,邦德开始变了。来自爱尔兰,风度翩翩的布鲁斯南告别了007。被誉为英国当代最佳演员的丹尼尔·克雷格(Danniel Craig)接任了邦德的位置。一个全新的邦德时代开启。于是《007之皇家赌场》中,流连女人香,潇洒与幽默兼具、智慧与矫捷并举的007开始变得硬朗起来。克雷格健硕完美的体魄,大量的追逐打斗场面开始洗去邦德的香艳气。一个不再像风流间谍而颇有施瓦辛格风范的新邦德开始在观众心中树立。多数观众都肯定了这个有血有肉,更加现实的邦德。尽管其间也有质疑,但在多年一成不变的程式中更替的新邦德多少带来些亮点。观众尝试接受这个“硬汉”邦德,也开始期盼新的邦德形象能给007系列带来新的希望。成龙当年在李小龙巨大的光环下,在武打片中化“神”为“人”开启了成龙时代便是类型片突破瓶颈的范例之一。但常常“希望越大,失望越大”。2008年11月,《007;大破量子危机》上映。票房大丰收后却开始被更多的007观众质疑:邦德,我们的邦德呢?于是,多数观者感叹,007,渐行渐远。
至今007系列电影已经上映了22部,如此浩繁的集数与影片的影响力已经使007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形态,成为某种具有原型意义的类型片,甚至具有某种“传统”的象征意义。这种风格化的传统和原型故事也形成了观众的某种特定的心理期待。“大部分时候,观众看电影前已经有所期待,其对某个时代或某个类型的经验已经使他期待一组可能的变量。”对于007,多年的影片浸润,使得007的观众群体形成了对影片相对稳定的消费认可,即上任“邦德”皮尔斯·布鲁斯南所总结的007系列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艳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罗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终的英雄,赋予了这部电影长久的生命力。”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007,这些元素也正是观看007系列影片的观众的渴望与梦想。而观众的观影欲望又不断强化了影片的建构元素。于是,007的“神话”由影片的创作者和观赏者共同架构在商业电影的影史上。
众所周知,电影作为年轻的艺术形式“从一开始便作为大众艺术而出现;透明性、通俗性与娱乐性无疑是早期电影和绝大多数商业电影追求或试图保持的特征”。而007系列正是商业电影的典型。而商业电影最大的考验便来自观众。多少观众愿意走进影院观赏电影成为决定影片命运,导演未来“片”途,演员未来“星”运的决定性因素。叫好而不叫座的商业片在市场上不过是颗流星。因此,在类型影片趋于同化,电影市场新素材清冷,不断翻炒“剩饭”,争着抢着排演一个又一个续集的背景下,作为好莱坞成功运作的商业系列影片007,不断培养自己的固定观众群体,乃至不断扩大这一群体数量是决定影片未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而电影作为一种光影艺术,它对观众的吸引正来源于其作为“大众社会世俗神话源泉”的价值体现。“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而人们对电影的迷恋也正是源自电影为观者所营造的幻想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弱者可以变身为英雄,丑女可以做梦麻雀变凤凰,鄙俗者可以变身高尚,正襟危坐者可以释放自己最放纵的欲望。幕启幕落之间,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影片中另塑一个自我。梦想、激情、愤怒、委屈、伤感、困惑、焦虑……凡是被现实深深压抑的情感,通过不同的电影,都可以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因此,英国文化评论家康拉德对人们崇拜007现象做如下解释:“如果你向往成为一名重要的人物,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007。”007满足了男人成为“完美”英雄的渴望,而这种“英雄”绝对不仅仅是在与敌人的交手中获胜,它涵盖更多的现实身份认可的标签:香车美女的陪伴,优雅不凡的风度,从容不迫的姿态,智慧又幽默的境界。一个完美的男人绝对不能只是打败对手,更重要的是要从物质到精神上彻底征服围观于周围的观者。所以,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式的英雄只是英雄,却绝称不上“完美”。而对女观众而言,邦德又意味着一个幻境中的爱恋对象,英俊潇洒又侠骨柔情,甚至他流连花丛都具有致命的诱惑。如M夫人言:“女人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这是你魅力的恶果!”现实中,女人碰上邦德式爱人的几率过低。但观影时,每个女观众都可以在那一场场情欲纠缠中安抚一下自己现实中的失落,让自己享有一次邦女郎式的情感进发。女性观众观赏007系列影片,更多的关注点不是飞车、格斗、撞机、爆炸,而是邦德优雅地要一杯Martini,磁性地说:“Shaken,not stireed.”因此,尽管邦女郎的安排一直被女权主义者大肆抨击,但邦德带给女性观众的幻想却也是影片保有其高票房的保证之一。但在《007:大破量子危机》中,男人的幻想,女人的幻想被制片所承诺的“多两倍的动作戏”和“数量惊人的爆破特效”冲击得灰飞烟灭。邦德,这位“历史上”最了不起的间谍,没有了鲜明判断力,只有被动地追来追去;没有了优雅,只有满脸的血污和满身的尘土,没有了暧昧的调情,只有一场直来直去的短暂“性时刻”;没了幽默风趣,只有一张一直愁苦着、愤怒着的冷面;没有了有些耍帅却又不失其英雄本色的从容格斗,只有虽紧张刺激却了无新意的飙车、拳脚、枪战、撞机与大爆炸。导演在电影中塞给观众几乎所有动作片中都会有的刺激的视觉镜头,但偏偏忘了007系列影片的核心是邦德,詹姆斯·邦德。当克雷格在失去理智杀死一个又一个或有罪或无辜的小人物,并把帮助自己的马希
斯的尸体冷酷地抛弃在垃圾箱里时,这个邦德恐怕已经没有人能够认出来了。尽管导演在谈及邦德形象的重塑时谈到“在心理层面上,他(克雷格)把邦德带回了现实。他不是一个不可触及的英雄,他也有缺点。他有脆弱的一面也有复杂的情绪,他也是人”。但就007系列电影而言,观众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完美的虚幻神祗。一个让观众有最深的幻想和迷恋,被崇拜、被敬仰、被倾慕的神化图征。而有复杂情绪、脆弱、有缺点的英雄在好莱坞的各种类型片中都可寻觅,观众并不需要寄希望于詹姆斯·邦德。没有人钟情于邦德的人性挖掘,观众观看007,消费的就是其完美英雄的光晕带来的片刻迷幻性的享受。
或许是好莱坞有些厌倦,或者更是担心观众厌倦。从《007之皇家赌场》开始,人性的展现似乎成为007影片的突破之新。到《007:大破量子危机》,以导演文艺片擅长的马克·福斯特试图挖掘邦德的内心:“我先前的许多影片都描绘了情绪受压抑的角色。当你研究那些无法表达自己感情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有一种情感上的残疾。我对这一类角色很有兴趣,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疾病。最终,如果你能够对世界打开心房,你的意识会变得更清晰。我们很多局限性都是来源于无法表达感情,邦德就是个典型例子。直到遇到维斯佩(《007之皇家赌场》),邦德才体验到了爱情,而这爱却被剥夺了。邦德觉得他被欺骗了,他有点儿失去方向,无法再信任任何人。”但问题在于,被大量的动作、特技及爆破挤压后,影片所残余的狭窄时空已经无法承载导演挖掘邦德内心世界的意图。影片试图传递的关于“信任”与“背叛”、“原谅”与“遗忘”在枪声、爆炸声和血迹中模糊不清。一个文艺片导演的美好理想迷失于“暴力美学”的逼仄。原来的邦德消失了,新的邦德却因为无法区分于好莱坞其他英雄类角色而变得毫无说服力。《007:大破量子危机》上映后,不少影评者都想到了《谍影重重》。《谍影重重》系列被认为是间谍电影的写实版本,007系列中的浪漫间谍形象被马特·戴蒙(Matt Damon)扮演的伯恩剥去了传奇光环的外衣,一个新的间谍经典被树立起来。于是,邦德有危机感了。他开始向伯恩看齐,却忘了现实之外还有浪漫。而忘记自己模仿别人,结局只能是不伦不类。这种不伦不类的直接后果就是,邦德会失去原有的固定观众群:因为他们无法找到带给他们梦想的邦德;又无法吸引新的、年轻的观众群体,因为他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好莱坞动作片中找到一个克雷格式的邦德。观众群体的分散乃至流失在未来将成为邦德系列片最大的考验。
探究《007:大破量子危機》收获票房却带给观众困惑的症结,是因为导演在追求商业片的卖点过程中忽视了“消费文化”中一个重要问题:在后工业时代的消费社会中,“消费者早已把物的基本特征即实用价值弃之如敝占屣,而在消费中体验着物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007系列电影的观众,也是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影院。观影过程实质上也是幻化其“身份认同”,获得消费快感的过程。而这种“消费观”却也正是多年来007系列电影不断通过影片画面所暗示、强化的结果。按照被誉为“后现代大祭师”的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观点:商家销售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潜移默化中,消费者对此种符号作不由自主的价值认同,陷入消费文化的圈套。长久以来007系列电影所塑造的邦德形象早已具有鲜明的符号意义(牛津大学出版的《牛津英美文化词典》就有詹姆斯邦德的专门条目),是英美,确切地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指向,其能指与所指统一明确、无可动摇。而突然,《007:大破量子危机》中邦德的塑造者们要剥离这一符号的指向意义而进行一种重新的,无法与他者区分的模糊界定。“当叙事未依传统惯例(convention)或我们的历史经验发展,我们就被迫得重估我们的认识方式和对叙事的态度。我们要不是适应作者的表现手法,就是抗拒这种新方式:认为它不恰当,粗俗或自我沉溺。”面对推翻自己,试图重建形象的邦德,观众尽管适应其表现手法(好莱坞动作片中随处可见),但众多观众还是选择了抗拒这种导演所谓的“新的邦德片风格的曙光”。因为那已不是邦德,而可以被任意称为詹姆斯·xx。或许是长久的审美疲劳带来了近两次的邦德变身,但并不成功的变身却使得邦德的前途更为渺茫。好莱坞片场留给邦德的空间似乎越来越狭窄。也许渐行渐远的邦德在这之后会脱胎换骨,但似乎更可能的是邦德的悲情退休。邦德会走多远,观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