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瞿秋白一生编辑的报刊

2009-10-07张家康

党史文汇 2009年3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瞿秋白革命

张家康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与报刊结下难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他就与友人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职业报人之路。回国后,他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这些报刊凝聚着他青春的精力和智慧,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鲜活纪录。

创办《新社会》和《人道》

瞿秋白和郑振铎是意趣相同的朋友。那一代知识青年最爱读俄罗斯小说,而在北京要想读到俄罗斯小说,只有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郑振铎有此便利,因为他有个姓孔的朋友是青年会的学习干事。瞿秋白通过郑振铎认识姓孔的,由此而经常到青年会阅读俄罗斯小说。此时,青年会有意出版一本供青年阅读的周刊,希望郑振铎、瞿秋白等人成为这本周刊的编辑。1919年11月1日,青年会主办的《新社会》正式面世,它的发刊词说:“中国旧社会的黑暗,是到了极点了!他的应该改造,是大家知道的了!……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想创造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那年,瞿秋白只有21岁,且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作为《新社会》的主要撰稿人和编辑,他的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仍令几十年后的郑振铎难以忘怀:

“每个星期天早上,我都到秋白那里去一次,有时,济之也同去。我们到秋白家里去,他常常还不曾起床,抽着香烟拥被而坐,不时地咳嗽着,脸色很苍白。我们很为他的身体担忧。但一谈起话,他便兴奋起来。用带着浓厚常州口音的国语清晰而有条理地分析着事理。他的稿子总写得很干净,不大涂改,而且是结实、有内容。我一进屋子,他便指着书桌上放着的几张红格稿纸,说道:‘已经写好了,昨夜写得很晚。你看看,好用吗?他在那个时候,已经习惯了在深夜写作了。”

他在《新社会》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如《革新的时机到了》《中国知识阶级的家庭》《中国的劳动问题?世界的劳动问题?》《自杀》《小小一个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社会运动的牺牲者》《社会与罪恶》等等。这些文章切中旧中国的种种弊端及其要害,鼓励国人“要有世界的眼光,知道新思潮是壅不住的,赶快想法子去适应世界的潮流,迎合世界的现势。要有历史的眼光,知道思潮的变迁,是历史上一定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他的文章宣传“非创造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不可”。这些文章多直面社会实际问题,如青年自杀、妇女解放、婚姻制度等,呼吁青年:“要在旧宗教、旧制度、旧思想的旧社会里杀出一条血路,在这暮气沉沉的旧世界里放出万丈光焰。”

他在探索和思考,而理论的指导又是驳杂的,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尤其是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曾给他的思想留下过颇有影响的印记。多年后,他回忆说:“一九一八年开始看了许多杂志,思想上似乎有相当的进展,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所以最早我同郑振铎、瞿世英、耿济之几个朋友组织《新社会》杂志的时候,我是一个近于托尔斯泰派的无政府主义者”。在连续编辑《新社会》17、18、19号,即《劳动专号》,才对社会主义有了朦胧的憧憬,他的《谁的利益》《劳动的福音》《伯伯尔(即倍倍尔——作者注)之泛劳动主义观》《世界的新劳动节……中国的新劳动节》等,已经认识到“托尔斯泰的谬误”,较为鲜明地宣传马克思的阶级和国家的理论,明确指出必须实行“激烈的改革运动——革命——根本的改造”。

《新社会》以全新的气息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传播面可达四川、广西、广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边远地区。同时,也越来越为旧的势力所忌恨。1920年5月,仅出版19期的《新社会》便被迫停刊。他在回忆此事时说:“我们中当时固然没有真正的‘社会党,然而中国政府,旧派的垂死的死神,见着‘外国的货色——‘社会两个字,就吓得头晕眼花,一概认为‘过激派、‘布尔塞维克、‘洪水猛兽——于是我们的《新社会》就被警察厅封闭了。”

《新社会》虽然被迫停刊,但是,它的改造社会的使命并没有中断。8月5日,《新社会》的原班人马又创办起《人道》月刊。他是不大赞成《人道》这个刊名的,不希望以所谓人道主义作为《人道》的办刊宗旨。在鬼蜮成灾、恶魔横行的旧中国,几个浪漫青年的人道主义的呼唤,未免太弱小,太不自量力,反动势力仍视《人道》为异端。因此,《人道》的创刊也便成了它的终刊。他在《人道》只有一篇散文诗《心的声音远》。这首诗抒发了他悲愤悒郁的心情,表示出对劳苦大众的殷殷关切之情,和对强暴的统治者的憎恨情绪。

应聘担任《晨报》特派记者

瞿秋白曾十分自信地说:“讲到我仅有的一点具体知识,那就只有俄国文罢。”当北京《晨报》发出招聘特派记者,前往俄罗斯“担任调查通讯事宜”的启事时,他胸有成竹地前往应聘,并很快被聘为《晨报》特派记者。

当时苏俄百废待兴,经济生活极端艰难。萧劲光将军当年就在苏俄留学,对于新生苏俄的经济窘境,他是那么的记忆深刻。他在晚年回忆:“工厂、矿山遭到严重破坏停产了,农村遭受兵祸,被洗劫一空,天灾人祸,粮食歉收,人民贫穷不堪,各种物资极其缺乏。到处都是弹痕累累,道路桥梁被破坏得不像样子,全俄处于普遍饥荒之中,每天都有人饿死在路旁。”

去路迢迢,前景堪忧。亲友们纷纷劝阻,他对他们的好意充分理解,但又不甘生活在“寒风刺骨,腥秽污湿的”“黑甜乡”中,一种生命的本能驱使他去找寻彼岸的光明。俄罗斯革命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诚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北京晨报要派通信记者到莫斯科去,来找我。我想,看一看那‘新国家,尤其是借此机会把俄国文学好好研究一下,的确是一件最惬意的事。”1920年10月16日,他踏上前往“新国家”之路。他在途中愉快地写道:“灯塔已见,海道虽不平静,拨准船舵,前进!前进!”

在旅途的颠簸辛劳中,他仍抓紧时间采访、调查,仅1920年10月至1921年1月,便编写出20余篇通讯稿,分别寄给《晨报》和《时事新报》。1921年1月25日,他到达莫斯科。之后,在《真理报》的帮助下,参观了很多地方,如特列嘉柯夫美术馆、莫斯科大剧院、克里姆林宫、托尔斯泰故居陈列馆和幼儿院、劳动学校等,会见了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卢那察尔斯基和托尔斯泰的孙女苏菲亚。而最令他难忘的是,在苏俄期间,曾有幸见过列宁,并与列宁有过当面交谈。时隔数年,他在与羊牧之谈话时,还不无兴奋地忆及此事。羊牧之在《我所知道的瞿秋白》一文中说:

“有一次晚上去看他,他从抽屉里翻出一张照片,很有历史价值的照片。我一看是快镜摄的秋白与列宁合摄的半身像。列宁立在中间,秋白紧靠着站在右边,……我说:‘你见过列宁几次?他说:‘两次,他和我谈过多时话哩。”

在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他有幸以新闻记者身份进行采访,长篇通讯《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便是对苏俄革命的全景式的热情报道,由于文章长达3万字,《晨报》在刊用时,竟连载了27次。他全面、热情地向中国人民报道了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政治、经济、民族和外交诸方面的状况,认为“实行共产主义是伟大,而且艰巨的‘工程”,“中国人亦应当用一用心”。究竟怎样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他写道:“俄国革命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呵”,苏俄的共产主义已“人间化”,并向全世界辐射,必然影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

两年的时间,他采访了苏俄的众多人物,上自苏俄领袖,下自平民百姓,去过工厂、乡村,调查了苏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等各个领域,撰写出60多篇旅俄通信(其中遗失10多篇),《晨报》以“莫斯科通信”专栏发表了40多篇,共有16万字,中国读者通过阅读这些通信,较为清晰地了解到苏联的真实情况。

除担任《晨报》特派记者外,他还担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教员和理论课翻译。1921年5月,他由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国共产党,次年2月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认为,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向年轻的革命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他借助《俄华辞典》,翻译、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他也由此而信仰、传播马克思主义,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

他在苏俄的卓越工作,通过《晨报》的“莫斯科通信”专栏,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共中央也密切地关注他的工作。19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陈独秀出席共产国际四大,对瞿秋白在会议期间的工作很满意。会议结束前,陈独秀便要求他回国工作。年底,他便踏上归国的旅程。

主编《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

回国后,党对他寄予厚望,决定让他担任《新青年》季刊和《前锋》的主编,并参与《向导》的编辑工作。《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随陈独秀入北大,吹奏起五四运动的号角。接着又随陈独秀再进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后来因故休刊。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复刊改为季刊。瞿秋白将其编成“共产国际”专号,亲自设计封面、题写刊名。他还撰有《新青年之新宣言》《世界的社会改造与共产国际》《现代劳资战争与革命》《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世界社会运动中共产主义派之发展史》《评罗素之社会主义观》等文章。

时隔半个月,《前锋》创刊,他又撰写《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之各种方式》《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现代中国的国会制与军阀》等。他的更多的政论性文章则在《向导》上发表。《民国日报》《东方杂志》等也常有他的文章发表。

1923年1月到1927年7月,他共撰写200篇文章,共有100多万字。郭沫若曾在《创造十年续篇》中回忆,“秋白那时已把《新青年》杂志恢复,注重在文化方面的问题。做文章的似乎就只有他和光慈两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的先驱者和开拓者,《新青年》和《前锋》深受党内读者喜爱,当党内同志称赞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时,他则认真地回答:

“秋白是马克思主义的小学生,从1923年回国之后直到1926年10月间病倒为止,一直在陈独秀同志指导之下,努力做这种‘狗耕田的工作,自己知道是很不胜任的。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

他的文章提出很多崭新的政治问题。他说:“务使最易组织最具战斗力之无产阶级,在一切反抗旧社会制度的运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无产阶级革命只有重视土地问题,“才有真正的民治运动,才能推翻军阀,解放中国”。当各种错误思想流派,如“东方文化优越论”“生命主义论”“自然主义人生观”和“实验主义”等,如潮水般涌来时,他立即撰文予以批驳,排除错误思潮的干扰,维护全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他也因此而在全党造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形象,为他几年后成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5年1月,他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与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彭述之组成中央局,他任宣传委员,负责主编《向导》。不久,上海兴起“二月罢工”,他连续在《向导》上发表文章,肯定工人的历史地位,鼓励工人要在“中国民族的总斗争中”,“自然奋起而领导他”。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在《向导》发表文章,高度评价孙中山的革命伟绩,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国民革命的象征,孙中山先生虽死,中国平民这种革命的意志是不会死的。”五四运动六周年来临之际,他又在《向导》发表文章,提出工人阶级应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阶级”。此时兴起并活跃于广东的农民运动,对他的思想很有启迪。他看到“南方的农民”“已经开始做有组织的斗争,而且赞助民族革命”,所以认为,只要工农团结起来,便可以“创造真正平民的独立的中华共和国”!

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商务印书馆为表示爱国热忱,拿出1万元的资金给职工办《公理日报》。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面前,这份报纸以温良、中庸的态度,欲向强盗讨回公理,显得极其天真和软弱。他极不满意这份报纸,对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郑超麟说:“世界上哪有什么公理啊!我们办个《热血日报》吧!”中央批准了这个建议,并将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人调来,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为主编,负责撰写社论,其他栏目的文章由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人去编写。

《热血日报》于6月4日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他题写报头,并请陈独秀撰写发刊词:“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了顶点,民族自由的争斗是个普遍的长期的争斗”。“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热血日报》几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这些社论、短评和专论,对于五卅运动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热血日报》很有读者群,销售量竟达3万份,以至山东、江西的读者也投书寄稿。6月27日,《热血日报》出至24期后,便被封禁了。他本想从《热血日报》中选出20篇社论出一单行本。郑超麟曾见他在选出的社论上写道:“此中圈出之文,可以总题作《热血日报社论》——每篇悉仍原题,下以小号字注明年月日。”后来由于特殊的形势,出单行本的计划一直没有实现。

创办最后两份机关报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根据郑超麟的建议,决定创办《布尔塞维克》,以代替已经停刊的《向导》,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组成编辑委员会。瞿秋白每周都要来编辑部,代表中央指导编辑工作。

大革命失败的晦暗时期,蒋介石、汪精卫一面屠杀工农,一面又以孙中山信徒自居,继续以他背叛和篡改了的“三民主义”蛊惑人心,欺骗民众。《布尔塞维克》的任务就是揭穿他们伪三民主义的本质。瞿秋白在发刊词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已经“背弃他们自己的三民主义”,“将改组后的国民党送终了”。现在“民众多看见的国民党,已经不是从前的革命的国民党,而是屠杀工农民众,压迫革命思想,维持地主资本家剥削,滥发钞票紊乱金融,延长乱祸荼毒民生,屈服甚至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

他还发表《国民党死灭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反革命的国民党政纲和混战》《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帜》《民权主义与苏维埃制度》《世界革命中的民族主义》等文章,历史地、科学地评析三民主义。他说:“三民主义的历史性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就是国民党改组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还是代表革命倾向的口号”,国民党改组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后,曾经一时期比较多带着些确定的革命内容”,但是,“在国民党清党反共之后”,三民主义被篡改了,“变成反革命的工具”。此时的三民主义,只不过是“反革命政策的金字招牌”,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变成反革命党”。

当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时,《布尔塞维克》都予以肯定和讴歌。广州起义爆发时,《布尔塞维克》连出三期专刊,对广州起义的成功和失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他还就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撰写《武装暴动问题》《只有工农兵政府能解放中国》《两个国内战争》和《中国的苏维埃政权与社会主义》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买办豪绅及资产阶级,中国的出路在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革命,即以民众的革命战争推翻新旧军阀之国民党政权,建立工农贫民兵士代表会议的政府——苏维埃政府。

但是,《布尔塞维克》又几乎与他的左倾盲动错误相始相终,左倾盲动的错误主张,大多由此而传播、扩散开来,这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布尔塞维克》的遗憾。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瞿秋白被排挤出中央,不得不接受王明等强加的各种罪名。此时,他已疲惫不堪,且又复发肺病。中央同意他的请求,在上海养病。在上海时,他读到中央苏区机关报《红色中华》,认为《红色中华》总体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一些细节和技术上也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于是,他写了《关于〈红色中华〉报的意见》,发表在1933年8月7日《斗争》上,他提议《红色中华》应注意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给读者以极清楚明了的概念,使他们认识革命的各种战线上的具体情形”。他特别建议组织工农兵通讯活动,让工农群众和士兵撰写通讯,办一份“真正通俗的,可以普及到能够勉强读得懂最浅近文字的读者群众的”报纸。

半年后,他奉命由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和主编。他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进《红色中华》。但是,当时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中央推行的左倾路线甚嚣尘上,他没有发言权,正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从那时候起,我没有自己的政治思想。我以中央的思想为思想。”在巩固中央苏区、加强红军建设和第五次反“围剿”中,《红色中华》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同时,它又宣传了左倾路线和策略,给革命造成极不好的影响。

他对《红色中华》最显明的贡献,是培养了将近千人的工农通讯员,这些人分布在中央苏区的各条战线。中央红军长征后,他被留守在江西,继续主编《红色中华》,曾是他的部下的庄东晓回忆道:“主力北上了。中央苏区的圈子日益缩小”,“秋白同志更是日以继夜地紧张工作,《红色中华》照样按期出版”,“我离开中教部和秋白同志,下乡参加扩红和征粮工作,行前,秋白同志又谆谆嘱咐:‘下去后,再忙也要天天写汇报,经常给《红色中华》写稿。”

瞿秋白是位知识型政治领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走过一条曲折坎坷的生命之旅,他的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公论。但是,他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感,他所努力去做的文化事业,他所编辑的众多报刊,无疑地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和卓著的功勋价值。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瞿秋白革命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瞿秋白三次被捕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