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述评
2009-09-30骆泽敬陆林
骆泽敬 陆 林
中图分类号:G05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大学城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生长点。我国现有的诸多大学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教育经济岛屿”,其“岛屿”效应不断释放,经济影响日趋凸显。但我国大学与城市的相融互动、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基于经济视角,试图通过对大学城概念、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等中西方研究成果作简要的梳理和述评,归纳系统性理论,总结先进性经验,以期对我国大学城的后续建设和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学城 经济发展 述评 政府主导 城市化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大众高等教育的标志是综合性学校。它们不是小社会,而是由3-4万名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寄宿和走读相结合的‘大学城”。大学城(University Town/City,College Tow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模式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生长点自此登上了我国历史舞台。以1999年北京东方大学城为发轫点,我国大学城经历了兴起、建设和发展三个阶段。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成的大学城有60余座,涉及21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一个个“教育经济岛屿”。在发展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大学城的“岛屿”效应不断释放,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提升效应优势日益明显,形成了与地方经济联动的发展链,构建了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的效应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方大学城研究成果的简要梳理和述评,归纳系统性理论,并总结先进性经验,以期对我国大学城的后续建设、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于经济视角的大学城概念研究
关于大学城,目前并无明确的概念和严格的标准,更多的只是一些形象的表述,而这也恰恰说明了大学城构想是一种从历史走向现代的新理念,是发展变化、不断适应环境的新模式。因此,基于经济视角的大学城概念研究更是处于“原生态”阶段。
美国学者Black Gum precht认为,大学城就是指“大学及其文化对当地特色起到主流影响作用的城镇或城市”。这种观点是基于国外大学城的生成模式而言的。一般说来,大学城有两种生成模式:自然发展型(evolution model)和主动构建型(规划建设型program model)。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为代表,大学城基本上是大学与城市互为因果、相伴而成的,体现了“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发展理念;以美国斯坦福科学园、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代表,城市依托大学,通过建立高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密切城市与大学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进一步突出了大学城之于城市发展的综合功能。可见,西方大学城的类型属于前者,主要以自然发展型为主。基于此,《教育大辞典》(1991)对大学城的概念界定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陈美发(2001)将大学城表述为“理想的大学城是科学城、生态城、文明城”。袁圣军(2002)也认为大学城是“指包含几所或一所规模较大的大学,以从事高等教育及相关活动为主的城市社区”,凡此种种。
相较于西方大学城的生成模式而言,我国大学城是政府主导型的,属于后者,是政府、企业、学校的主动行为。刘春侠(2007)认为大学城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使若干所大学在某一或某些地区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的有机整体。这是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界定的典型的本土化大学城概念,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大学集聚的人为意志。蔡豹(2008)则把大学城定义为“以政府、各个高校集群和民间投资机构相互结合,对教育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重组和整合,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发挥而构建的新型城区;是一个以一所或几所高校为中心,以从事高等教育及相关活动为主的科学化、生态化、文明化的城市社区”。这个概念进一步突出了大学城形成与发展的主体性功能和大学市场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与联系。肖岳峰、肖冬(2006),李惠芬、许益军(2005)等人也对大学城作了各自表述,其基本思想都是强调政府主导的核心作用,突出大学城的城市化功能,揭示了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大学城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生长点,一种新的大学运动表现形式,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态”,其概念的多元化和不完善,恰恰说明了大学城成长的过程性和发展的迫切性。
国外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研究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发端于20世纪初叶英美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哈佛大学城、日本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突出表现为“大学即城,城即大学”的表征。由此,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效应明显。“硅谷之父”Frederick Terman曾指出“一个研究型大学能够对地区经济成长有所贡献,而地区发展必将带来大学的更大发展”。他还认为,“如果企业和企业家要使自己长远的明确目标实现,就必须与当地大学合作”;当然,大学也不能办成纯学术的“象牙塔”,而应成为科研和技术转让的基地,加强与当地工业界的联系。
在美国波士顿,大学经济收入已经占到城市经济的40%;在德国海德堡,学院经济收入已经占到城市经济的65%。美国对50所4年制的大学研究也表明:如果大学的预算为1000万美元,则会产生1600万美元的地方消费,创造550个就业机会和岗位;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和大规模的短暂人口存在,大学城总是形成并呈现了当地的亚文化。另外,由于相对缺少重工业,年轻人思想开放,不受约束,许多大学城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及创新思想的摇篮。
大学城经济效应的释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阶段其经济效应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肖彬杜(2004)从西方国家大学城与城市融合的历史过程出发,提出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集成效应分为5个阶段:教育资源集成、综合人才集成、第三产业集成、科技产业集成和城市形象集成。对大学城如何实现与社区融合、互动,大学城环境下的教育发展及大学城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异,也是国外大学城研究的侧重点。
如Le Corbusier认为,每所学院或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都市单位,无论大小它都是绿色城市。美国的大学自身就是一个世界。马金(2002)通过研究发现,“一大批公司如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等将总部设在硅谷,那里自然成了斯坦福大学师生的实习和开发基地,他们可以在这里开办公司或在公司兼职”,大学“城市化”现象明显。城市“大学化”也在不断取得进展,Phil Smith(2003)指出,波士顿市民往往把大学看成是社区生命的一部分。再如“学院是牛津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那样采用联邦制形式”等。但国外对具体大学城开发运作模式的专门研究却偏少。
国内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研究
(一)兴起研究
我国大学城现象同样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大学城兴起之时,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大学城建设的深层次背景及原因上面,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城发展的科学性问题。如柯森(2001)、李多和伍江(1999)、王昊(2001)等,从城市规划学及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了大学城的选址原则、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案等。
(二)经济效应研究
随着大学城建设与发展的快速推进,大学城对地方经济的综合效应优势日益凸显。何心展(2005)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了大学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文章认为,大学城在建设初期主要表现为聚集效应,包括大学城内部专业化水平提高带来的经济效应、人力资源市场积聚的经济效应、中间投入和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以及信息传播和创新产生的经济效应四个方面。而大学城发展的后期则是辐射效应占主导,大学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区域内创新活动的中心,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向周边地区扩散,对区域经济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章仁彪(2004)以上海杨浦大学城为例,研究了大学的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及其对大学城发展的影响。陈志平(2005)从经济视角进一步提出了大学城后制造阶段实现声誉转移“五大效益”,即聚合效益、内敛效益、带动效益、光环效益、核裂变效益和宣传效益。宋东林、侯青(2003)从硅谷知识开发城的构建机理,研究了大学城与高技术产业区的互动效应等。曾国平(2004),张艳、曾珍、孙静(2007),石琳(2004)则从外部效应的理论范式出发,探讨了大学城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高山、王静梅(2007)通过大学城建设的动因分析、问题分析和路径分析,对大学城可持续发展作了理性思考。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2006)提出与大学的服务和交往功能相适应的创业型大学是未来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实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互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黄献明(2004)则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提出“大学城”设计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模型构建研究
一些学者还尝试大学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如王志文(2007)依据西方大学城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指出了对我国大学城发展的借鉴意义。肖岳峰、肖冬(2006)基于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全面评价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何镜堂、窦建奇、王扬(2006)分析了影响大学城发展的“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因素,尝试构建了大学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五)专项研究
在我国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曾晓真(2007)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探讨了大学城建设与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刘琴、郭辉等人(2006)以武汉大学城为例,分析了大学城建设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联动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何玉身、杨金红(2007)以长沙岳麓区大学城为例,对大学城商业街利用作了专门研究,总结了大学生独有的消费特点,得出了出行时间、距离成为制约其消费地点选择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黄威、冯文利(2006)对大学城热引发的土地问题作了研究,提出改革高校用地制度与加强土地调控管理的设想。蔡豹(2008)以福建大学城为例,剖析大学城建设推动房地产发展的内在机理,为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花小丽、陈丽、张小林(2005)以仙林大学城为例,就大学城建设对南京城市功能的促动作用作了研究,王、黄震方、周年兴(2007)基于大学生游憩需求揭示大学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探讨完善大学城游憩功能的途径。陈德雄(2006)、莫媚珍(2006)对我国大学城建设贷款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防范的应对之策。王庆勋、阎军(2005)还论证了大学城建设对城郊经济的推动效应等。
(六)中外比较研究
中外大学城的比较研究也是大学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俞建伟(2002)分析了国外大学城与周围高科技园区之间产学研一体的关系,值得我国大学城建设借鉴;窦建奇、王扬(2006),方莉、陶明法(2006)等通过比较中外大学城形成和营建方式的不同,审视大学城对城市资源互动、城市空间布局、城区现代管理模式、区位优化模式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结论及启示
尽管大学城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生成模式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效应不够明显,甚至还出现了负向性影响,但综述中外大学城之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仍然对我国大学城的后续建设、教育经济的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
当前,我国大学城的投资主体有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高校自有资金积累有限,根本不足以大规模建设;而各种社会力量履行办学责任和承担教学经费的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因此,只有政府才是大学城生成的主导力量。政府竭力成为大学城经济效应的推手,积极对教育资源开发市场化,促进高等教育“城市化”,并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不断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但是大学城两种生成模式对应着两种主导力量,在强调政府主导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城的规划和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功能。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教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逐渐让位于市场,由市场在大学城发展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二)内部性与外部性
资源共享是大学城构建的理念,是大学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所谓资源共享,就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大学城内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梯度性(高职(专)—学院—大学),因此,有必要遵循“开放—使用—共享”的逻辑层次,渐进共享过程,最终实现教育模式集约化、高效化。其结果,必将强化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吸纳国家倾斜政策和扶持资金,提升大学城的竞争实力和辐射能力。大学城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系统)开放性被誉为大学城永恒的魅力和最高的办学理念。基于系统论观点,只有保证内在构成的规律性和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才能保持系统均衡与发展。系统的外部性影响,要求信息应内外交换,发挥大学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功能,实现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的联动发展,保证系统的外部环境适应性。
(三)大学城市化与城市大学化
大学城是大学与城的统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大学城只是概念上的统一,二者在现实中的分离明显。从动态上看,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有政府主导型生成模式的影响,有大学城发展的阶段性原因,也有行业之间固有的障碍。只有在发展中以发展观指导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大学“城市化”与城市“大学化”,即二者融合,实现大学城实质上的蜕变。这也是大学城发展的必然追求。
大学城市化偏正于大学,大学要主动融入城市。大学城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经济效应的扩散。大学城向企业输出人才,为生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向外部输出技术,为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可能;向社会输出思想,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提供源动力。大学城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的消费市场,为地方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提供发展平台。
城市大学化偏正于城市,受大学城集聚效应影响,城市应主动融入“大学”,提升其学术和文化品位。城市要加大对大学城的投入,提高大学和教师的社会影响,让知识是生产力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要给予大学城政策倾斜,鼓励专家学者走入城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求知环境;城市要依托大学,扩大教育功能,构建学习型社会,普及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创业技能。
(四)发展科学性
我国大学城起步较迟,发展过热,功利性太强,因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大学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就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防止政府的主观意态和市场失实;要既保证大学城内部构成要素的有机和谐,又能主动接受外部正效应影响;就是要实现大学与城市、教育与经济的联动发展、和谐共生。因此,大学城之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性是我国大学城后续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石仕荣.公共图书馆为大学城服务的几点思考[J].重庆图情研究,2006(1)
2.肖岳峰,肖冬.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探讨[J].市场论坛,2006(3)
3.范今朝.从新浙江大学的成立论杭州成为中国“大学城”的必要和可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