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秋相交有些疾病要早防

2009-09-30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气管炎胃病秋雨

章 秀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见多,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夏秋之交应该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

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污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为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在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

贪凉惹感冒:“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这是对立秋后日温差逐渐加大的描述,也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我们的鼻腔和口腔黏膜周围附着各种各样的细菌,较好的身体抵抗力使它们无机可乘。可是当我们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会大大下降,病菌病毒便乘机长驱直入,侵犯人的身体,从而诱发感冒等疾病。预防秋季感冒,除了加强身体锻炼,饮食上要注意增加营养,多补充维生素外,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大毛巾之类的床上用品。发生感冒后要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应用抗生素。

宝宝易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每年的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的最后一个月,家长需注意。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会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但极少有后遗症。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生素、鱼肝油涂抹口腔,消炎止痛。如果患儿口腔已经溃疡,应避免咸食,否则宝宝会因为疼痛而拒绝吃东西。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最好的预防措施是隔离患儿,加强婴幼儿的保健,减少传染机会。

气管炎: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治疗。秋季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另外,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烟尘污染。

胃病复发:人体受凉后,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导致胃病复发。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容易导致胃病复发。因此,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

关节炎:入秋后,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寒意又逐渐袭来,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病症史者,可选食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可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作用。

秋雨病:秋天下雨,气压低,湿度大,可对人的血压、尿量等产生影响,使有些人出现沮丧、抑郁情绪。湿度大的天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会大大增加人体患伤寒、痢疾、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及皮肤病的机会。克服秋雨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一是加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皮肤感染:秋季,皮肤易被病源寄生虫和蚊虫叮咬,红肿、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疮(疹)等。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以消肿止痒。

肺炎秋燥症:应对秋燥症,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应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加肺部的水分。■

猜你喜欢

气管炎胃病秋雨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记得告别时秋雨淅沥
HPLC法同时测定气管炎颗粒中7种有效成分
浅谈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治
秋雨的自述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