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引导提问”摭拾
2009-09-30张素琴
张素琴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历史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坚决杜绝课堂教学沿着教者预设的思路进行。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缘题设疑,思维引领,架设“问”之桥梁
思源于疑,疑贵在“设”。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为我们教师设置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问题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学生会索然无味;问题太难,学生原有知识用不上,会不知所措,容易措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就近启发”方法,设置难度适中、内容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这些具有启发性和一定坡度的问题中,自主地、积极地进行思考。例如,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人教版必修Ⅰ第三单元)这部分内容,对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理解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近代民主革命起止时间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1840~1949年)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反帝反封建)③通常我们把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那么新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④近代民主革命的性质如何定位?(不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⑤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还说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的依据是什么?(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尽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但它要完成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它仍是在求民主、求独立的道路上探求。)⑥由此类推,我们判断一场革命性质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革命的任务)。以上六个小问题的设计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出发点,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知识的应用从记忆到理解,从理解到迁移,从迁移到创造。难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问、不断解疑的深化过程。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体验了教师设置的问题呈阶梯性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重要前提。
二、情境创设,发现引航,撞击“问”之火花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平等的心理氛围,让学生乐于提问。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一个个问号转化为句号,又产生新的问号,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新授人教版必修2“开辟新航路”(第二单元第5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播放录像片断《郑和下西洋》,场面壮阔,气势恢弘。再展示文字资料:
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受明朝皇帝委派,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到达东非沿海的很多地方,最远到过今天的肯尼亚一带。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多达六七十艘,大的船吨位有一千多吨,船队人员多达两三万名。而比郑和航行至少晚半个多世纪的欧洲探险船队,无论是船队规模,还是船只吨位,都无法同郑和船队相比。哥伦布首航美洲的三艘船,载的船员不足百名,最大的一艘船也只有一百多吨。
看过了录像,阅读了材料,就听到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地议论:“我们的郑和下西洋比西欧人航海早多了;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多大啊……”。情境的创设已把学生引上了思维的航道。接着,我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既然郑和下西洋较之哥伦布的航海冒险活动有着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这样三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显要呢?”②西欧人为什么要冒险开辟新航路?③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样的设问发人深省,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去思考新航路开辟对后来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挖掘、保护和引导,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有力的碰撞,从而为学生学会提问提供有力保障。
三、技巧总结,质疑引擎,提升“问”之品质
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要使学生会问、善问,必须“授之以渔”,即交给学生必要的提问技巧。具体来讲,教者应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的眼光看待教材中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片,带着着“疑惑”的眼光去看待书上的每一个结论和观点,而不是简单地要学生去记住书上的结论和观点,用这样方法去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情感。
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Ⅰ第13课)时,我们通常都下这样的结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教材之后,提出了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在幻想,为什么还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种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盲目信奉教材,自己动脑思考、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思维品质得到了升华,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因此,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关键所在。
总之,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培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养成“遇疑即究,究疑必清”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18-126
2.张改叶.《质疑·探索·互动·创新》.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10:40
作者单位:江苏省茶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