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构灵动的语文课堂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文本教材

徐 锋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建构灵动的语文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个为很多人所熟知的案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花了多长时间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个案例让我们窥见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教育技巧的奥秘。“每一节课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唯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而这一切需要教师终身的修炼。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呢?

一、拥有真挚的爱生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爱”是教育的灵魂。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都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欣赏他们。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敢说、爱说,常常会激发出创意的火花。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就会有更多的创意出现,就会构建更多的灵动课堂。而这一切都要由教师的“爱生情怀”作前提。

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育主要的功能就是向下一代传承人类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教师理应成为文化人,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一直记得王崧舟老师上的《枫桥夜泊》。在启、承、升、转、合中彰显文化的魅力,抒写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涓涓的文化渲染。这节课让学生体验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文化的力量,让听课老师感叹于王老师无与伦比的教学创意。王老师对文本解读和所达到的课堂境界怎一个精彩了得。试想,王老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这堂课怎能达到如此境界。

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答案是唯一的:广泛阅读。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身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读孩子们爱看的书,读自己的专业书,还要读点哲学、美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书……做一个“杂家”。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将书本给予我们的惊喜与力量呈现在课堂上,于是一节又一节的精彩的、有创意的课堂教学就会脱颖而出。

三、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不外乎以下两点:1.解读教材的功夫;2.课堂教学的功夫。

(一)解读教材的功夫。新课程对教师把握教材和用好教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提倡细读文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学文本,方能走进作者的心灵,做文本的真正知音,才能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解读教材的能力呢?许多名师都提出首先要对文本“涵咏诵读”,反复诵读是走进文本的重要策略。在备课时,我总是把课文反反复复地读,读到话如己出为止,读着读着,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文章的难点、重点就出来了。孙双金老师提出解读文本时要“品语言、理思路、入意境”。这些方法对提高我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帮助很大。“品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慧眼,发现文章字词句段、修辞标点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窦桂梅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时就紧紧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好好儿活”把它作为文眼,扣住“好好儿活”来安排教学,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课上得令人拍案叫绝。“理思路”,就是抓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作者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教师设计教案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入意境”,就是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中心。解读教材还要做到走进去,再走出来。所谓走进去,也就是要理解文本的原始本意,结合历史背景,走进文字背后,感悟价值;然后又要能够走出来,结合时代特点,联系现实生活,感悟文本的跨时代价值。

(二)课堂教学的功夫。这是教师完成教学基本工作的关键所在,这个功夫,教师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磨炼提高。

1.要创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堂课效果如何,课堂气氛至关重要,而课堂气氛如何关键在教师。教师如果满面阳光,那么学生自会如沐春风;教师如果幽默一言,那么全班同学自会心里愉悦。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感到跟老师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为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态度,课堂上要和蔼、亲切,不发怒,重引导,重情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努力创造一个适于教,利于学的课堂气氛。

2.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语文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智慧的课堂应还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每一个“细胞”,真正导演好每一出戏。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魔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自觉、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表达和实践,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3.拥有灵动的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的音符。这个时候,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当教学时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要在短时间内“随机应变”想出对策,巧妙地加以引导;当课堂上出现错误,教师不能避而远之,而要认真矫正,并要能“因错生彩”;当课堂上出现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时,教师要能把意外巧妙地嫁接到教学主干上来,“借题发挥”做好文章;当课堂上不断涌现出学生各种各样的反应时,教师要善于“以变制变”进行灵活调整。教师有了灵动的教学机智,课堂才会奏出精彩的乐章。

教师的教育机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环境中,经过磨炼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在教育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应在平常的工作中积累经验,逐渐培养起较高的教育机制,让课堂变得更和谐、更生动。

参考文献:

1.主编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2.孙双金.《情智语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天一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