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控实践教学开放性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09-09-30仇进军
仇进军
摘 要:随着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但我们职业教育也要有紧迫感,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社会得到承认,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控实践 开放性 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的不断创新进步靠什么?靠的是人才的不断创新进步。随着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但我们职业教育也要有紧迫感,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社会得到承认,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过硬的技能是学生今后赖以生存的基础。实践教学是职业学校生命线、立足点,2008年开始江苏对口单招又将技能成绩列到高考成绩里,且占有300较大分值。然而,一些人对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扼杀认识不足,几年不变的教学模式:课题、图纸、工量具、工艺路线、编程模式、教科书般的实习小结等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任何发展的空间,更加不要谈什么创新了。其次,不同的实习批次的同学实习流程是一样,程序是一样,实习指导老师多年一直重复不变的指导内容,没什么新鲜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态。作为从事实践教学的专职老师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学生和自己角度出发,有责任、有义务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列入到教学改革中来。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把实习分成三个阶段:“早期方法开放;中期图纸开放;后期课题开放”。
一、方法开放
如果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方法开放。传统的实践教学每次上机后,学生选择好图纸后,老师请同学思考,集中点评,推荐加工路线。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按照老师推荐的加工路线进行加工,学生得不到自由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控的兴趣就会削减。人生在成长中,摔几个跟头也许会更好的成长,经验往往是在失败后明白,但却难以忘记。假使,同学自由选择加工路线。其加工路线不合理,完成加工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一种锻炼。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或经过老师指导帮助,完成加工,对学生知识的总结、升华,都是一种帮助;选择合适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加工的、成功的喜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以后的实习过程有选择性的挑战自己,追求最短路线和最短时间,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创新意识。方法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图纸开放
当实践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可以将上机操作图纸不确定,任同学自己去选择。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传授一个知识点后安排同学上机床实践时,老师选择图纸类型,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图形难易,或自己设计图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刀具,安排加工路线,进行加工,以学生为主体安排实习内容。其次,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选择实践内容,因人而异,可以激发学生上机实习的热情,从而实现分层教学,每个同学都有发展,都有进步。
三、课题开放
数控实践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差异就会显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是职业教育办学宗旨,而传统的实习教学是老师根据绝大多数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进度。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就认为课题太简单,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接受能力薄弱点的同学就觉太难,畏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长久下去,数控对他来说就跟天书差不多。传统教学虽然可以照顾大多数同学,但是是以牺牲两头同学为代价的。这样的教学有失公允,无法体现教育的公平。如果没有了前领后赶同学,对中间同学也起不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将实习课题开放,两头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习内容,成功与虚荣会刺激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一点难度的工件,老师只要对学生合理引导,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功的喜悦,不会产生今天实习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从而老师可以更快地推进实践进度。只是这样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要建立一个成长档案,掌握学生实习进度。
开放式教学研究必然离不开教学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开放性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有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0世纪已渐渐远去了,实践教育的观念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新不再仅仅是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作准备,而是21世纪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这种观念下,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实际就是科技创新不断进行的过程。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飞速发展,而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旋律。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探索活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从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达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