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探讨

2009-09-30封清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封清华

摘 要:加强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痼疾的方法。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来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共鸣,归根结底,它使高中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从而在根本上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人文精神

一、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的每一篇美文中都渗透着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这文化传统中又闪耀着高贵的人文精神的光辉。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可以传授语言知识,而且可以利用教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中深厚的人文精神,使我国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使宝贵的人文精神得以闪耀,从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点。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教育因素,才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的思想,让他们感觉眼前的文章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美妙无穷。通过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等文章会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这种意识对我们当今生活和国家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让他们体会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体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体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胸怀。这对生活安定、富足,无忧无虑,没有忧国忧民意识的一代是不是会有很大的促动呢?通过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篇,“所欲有甚于生者,舍生而取义者也”,会使学生了解人世间的“舍”和“取”的辩证关系,会让他们明白面对金钱、物质、诱惑和原则、廉洁、人格时该何舍何取。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语言美进行人文教育。汉语言博大精深,而用一个个汉字书写成的篇章又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意境优美雄浑,音韵和谐,节奏抑扬,情感丰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情感的美。

二、强化教师的职责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以便适应新的教学形势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研究的组织者、促进者,由富有权威的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形成的朋友式的帮助者,由“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研究课题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及研究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成果的展示者,教师既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知识领域的引路人,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人生的指导者。唯其如此,才能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

其次,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如果没有文化积累较深厚,人文品位较高,教学主导性和创造力较强的教师,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营造人文氛围的重要因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注入人文素质教育精神的能力,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就会营造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优良育人环境,逐渐对学生产生深刻和持续的影响。

最后,创造民主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首先我们要求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要体现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建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要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作用,在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要善于挖掘蕴含在学科知识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进行渗透。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