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情态激情趣重体验
2009-09-30谢丹
谢 丹
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是教育领域里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出,它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互动生成,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以及逐步实施的课改过程中,有关有效教学的观点不断被提及。
其实,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两个词,分别是教与学,教者老师,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居于下位。现如今,有效教学被重新认识,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就要引领他们自己去学,而不是一味的讲授。这就意味着教师从传统的主宰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前台”转到“后台”,从“主讲”到“主导”,关注了学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成长。那么如何达到让自己的课堂有效呢?笔者认为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确立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关于有效教学的策略本人有以下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教并举,建设积极情态——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率
学教并重,并不是说、教参半,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析,有效整合。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比如正弦定义,由于过程教学仅凭教师讲授只要很短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锐角A与相应比值之间的特殊关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自身感悟,教师点拨,渐渐明晰A角和对应比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里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多时间,但对学生思维发展十分有利。至于正弦概念的给出,直接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简洁易行,富有成效。
学生积极情态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可以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利用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教材魅力,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利用现代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学生爱学乐学,学教并重,建设积极情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二、引导合作自主,激发学生情趣——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把“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总体目标之一。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或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而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正是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大好时机。而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情绪上的安全感、心理上的轻松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不受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更重要的是学生感到学习不是别人在“逼迫”自己,而是自己想“明白”许多的“为什么”,乐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这种充满着心灵自由的空间里,自己的思绪可以自由地畅想,自己的观点可以自由地表达……只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就会让数学课堂有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景,引领学生体验——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本目标的“学科体系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将让位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程结构。也就是说,新的数学课程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恰当的方式引入生活中的话题并使其进入数学的问题情境,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明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和理解数学不是空中楼阁,只有服务于生活才能体现它无与伦比的学科价值,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兴趣。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放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放手让学生在联系生活中“用数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还要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几个因素如何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无锡市华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