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情境之中,感受艺术之美

2009-09-30王劲岩冯艳婷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兵马俑马蹄欣赏课

王劲岩 冯艳婷

美术作品是优秀文化的载体,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涵盖了美学、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所以,美术欣赏课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对一些不作为考试范围的学科往往是持有无所谓的态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欣赏,在美术欣赏课上有所收获呢?这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欣赏课的主体,融入学习气氛之中,感受作品之美。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欣赏教学中选好作品是关键。在数千年的美术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不计其数。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最能体现同时代、同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包含了多方面的信息,是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他们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也有很多奇闻趣事。所以,教师要对作品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尽量收集一些关于作品创作时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带入艺术情境之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以“移情草木——花鸟画”这一课为例。花鸟画往往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生活,是画家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体现。它通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或具有抒情诗一样的美,或具有深邃、悠远的意境……学生在欣赏中能否体会到这些美,是把画得“像不像”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还是只浮于表面地看一看画面画的是哪种“花、草、虫、鱼”。这是不同层次的欣赏,学生的收获是大不一样的。如画面的意境,是用语言较难形容的,在学生艺术修养不是很深的情况下也较难体会的。这时讲述“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就有利于加深理解:宋朝时,有一年的科举考试绘画创作的命题就是这一诗句。这其中的“花”“归来”“马蹄”都是有形的东西,好表现,而唯独一个“香”是眼睛看不到的无形的东西,很难表现。讲到这里可以有意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香应该怎样表现呢?”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展开联想。然后,请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学生的思考会进一步深入。最后,教师说出故事的结果:一群飞舞的蝴蝶围绕在马蹄周围,说明踏花归来的马蹄上还留有馨香。学生会很自然的体会出这个难以形容的“意境”之美。

所以,在欣赏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与课上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学生会被教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自然地融入课堂气氛之中,体会作品之美,而不再浮于表面地对图片进行“浏览”。

二、增加相关知识的了解

一件艺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就作品创作本身而言,从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背景、立意,到作品的构图,点、线、面,色彩,节奏、韵律等都是观赏者应该了解的。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欣赏时有的放矢。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缺乏兴趣往往也正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意地渗透、传授这些知识。如结合作者的经历、创作的技法等告诉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为什么这样构图,为什么运用这样的色彩等等。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会对技法方面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之后,更要注重学生审美方向的引导。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去学习、探究。

三、扩充知识,引人入胜

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他们会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利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积极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把他们带入课堂情境之中。用社会、历史、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带动对美术作品欣赏的热情。

《古代陵墓雕塑》这一讲的内容相对较为枯燥,陵墓雕塑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陵墓文化学生不易理解。不过对一些经典作品,如《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有一定了解,教师可以扩充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作品加深印象。1987年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介绍兵马俑的时候就可以用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导入;兵马俑也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大奇迹”,在欣赏的时候也可以介绍其他的七大奇迹。这样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美术欣赏课对丰富学生的知识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之中,才能更多地帮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之美,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作者单位:①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②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猜你喜欢

兵马俑马蹄欣赏课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吃“马蹄”
兵马俑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河口动物 马蹄蟹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