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礼仪,要从娃娃抓起

2009-09-30王美娟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家长

王美娟

去年,在欧洲旅游时,看到一个教堂门口赫然写着“禁止喧哗”的中文提示。虽然之前在媒体、报刊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报道,但亲眼看到这样的中文提示,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礼仪规范。可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却落在了世人后面?在幼儿园业务学习的时候我提起了这个话题。通过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我们虽然一时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中的文明礼仪现状,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影响我们的家长,教育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人见人夸的懂礼仪的好孩子。

我们尝试着这么做的:

一、对老师进行礼仪培训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礼仪知识。我们购买了不少礼仪方面的书籍,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礼仪资料,又请专家来园做礼仪知识讲座。

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怎样将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专题讨论。如:同事间的礼仪专题,教师与家长间的礼仪专题,教师与幼儿间的礼仪专题。幼儿礼仪的内容等等。文明礼仪的内容很多,鉴于幼儿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及循序渐进原则,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对孩子文明礼仪提出要求:一是文明的外表,比如说手脸干净、衣着要整洁;二是礼貌的语言,比如见面要会主动问好,请求别人帮助或得到了别人帮助要会说谢谢;和别人分手时要会说再见,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也要说对不起;三是文明的行为,比如要学会谦让,好玩具要一起玩,不能独占,更不能无端攻击别人,学会宽容,被别人无意间碰撞了,要学会宽容别人无意的过错,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等。

最后,总结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礼仪教育尝试后,教师们都有了一些感悟,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讨论、交流,群策群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共享教育经验。

二、要求家长合作

首先,让家长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园小报,倡议书、家长园地等形式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帮助家长摈弃“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使家长意识到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一时机,就像我们织毛衣时掉了一针,即使以后发现再补总会留下补过的痕迹,如果没有发现,这丢掉的一针将来就可能成为一个大洞。毛衣丢掉一针可以重织,而孩子的行为习惯难以重来。因此及时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求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责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文明礼仪的发展。讲礼貌是待人接物最基本的礼仪,作为家长要自己带头讲文明、讲礼貌,对和孩子起模仿作用。比如家长离园时主动和班级老师、孩子说“再见”,接孩子时主动和班级老师、孩子打招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处于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氛围里,不一味迁就孩子,更不无理要求孩子,不以自己的好恶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在孩子面前讲粗话,耐心引导孩子,生活中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

三、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训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礼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不断地提示。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礼仪教育的初步尝试。

1.关注细节,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有礼仪教育的契机。如每天早晨孩子来园时,从幼儿园的大门到晨检室一直到教室,有值班老师、保健老师、班级老师,用我们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教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礼仪的气息,熏陶着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了能正确大胆的运用礼貌用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桌面游戏时,假如来晚了的孩子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我们会提醒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也可以一起玩,学会礼貌和谦让,并体验这样做的快乐。在区域游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游戏的特点,提醒幼儿在“图书馆”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玩别的游戏的小朋友经过“图书馆”的时候也要“脚步轻轻的”不影响“图书馆”中看书的小朋友……

2.选择合适的教材,帮助幼儿丰富礼仪认知

翻开我们的教学参考书,能作为礼仪教育的教材比比皆是。如歌曲《我叫轻轻》,故事《萝卜回来了》,《两个好朋友》等等。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音乐活动《我叫轻轻》时,可以先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呀?使小朋友懂得心中要有别人,做事是要尽量不影响他人。又如组织语言活动《两个好朋友》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

3.利用生活事例,提高幼儿辨别能力

虽然礼仪教育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但不文明的事情却屡屡在校园里发生。如不少家长将接送孩子的车辆乱挺乱放,甚至堵到了大门口,保安耐心上前解释却招来大声呵斥;园内烟头,装早餐的马甲袋随地乱扔;放学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园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家长们便蜂拥而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教室,生怕晚了自己的孩子会被抢了一般,有的家长还大呼小叫地唤着孩子的名字等等。家长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任我们教职工苦口婆心,效果甚微。后来,我们想:何不学学媒体的做法,让这些不文明行为曝光,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帮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教育家长,小手拉大手,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们将以上典型的现象从监控录像中调出来,给孩子看(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我们选内容时注意,尽量不选本班家长)。然后讨论:谁的做法是对的,谁的做法是错的,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强化孩子已有礼仪知识。

4.参加社会实践,巩固礼仪知识

礼仪教育时,我们发现,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把礼仪规范只当作一般知识传授,“光说不练”不行,不利于孩子真正掌握礼仪知识。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提供时间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巩固礼仪知识,内化礼仪品质。因此,我们有准备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体会做个讲文明、懂礼仪孩子的乐趣,巩固礼仪知识。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家长请吃药Ⅱ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