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浅见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2期
关键词:预设语文教学

彭 雷

摘 要:高职语文教学旗帜鲜明地打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旗帜。学科教学从强调目标、计划发展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而在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然孕育出许多生成性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凸显课堂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预设 生成

随着语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高职语文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多向性、过程的开放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对一定的生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而预设又意味着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设置了既定目标、难点、重点,固定的教学程序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于是预设中固定、既定、稳定与生成中的多向、开放、丰富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我们必须了解这对矛盾的内涵,消除对立、保持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新背景下,我们如何作好充分的预设

(一)预设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预设方面有很多,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必须掌握预设的原则:从学生出发,从文本出发。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对象,文本是我们教学的材料。所以高职语文教学的预设原则,要求教师要有“文本”的概念,也要有“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

(二)课堂预设的几个方面

1.预设学生情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我们知道,高职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知识框架、认知程度、鉴赏水平、学习方法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这与我们之前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

2.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3.预设文本自身的多元性理解。有些文本所呈现出的主题思想就存在着多样性,在学术界本身就存在着争论,例如《项链》的主题的品悟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分析就存在着多种理解,所以在课堂预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要在课堂上力求整齐划一的答案。

4.预设拓展延伸。高职语文教学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要求我们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阅读生活这部无字词典来获取信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因为学生拓展学习的方法、途径与内容丰富多彩,极易生成新的难以预测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学生的眼光对易于拓展的内容进行预设,了解他们可能使用的拓展方法与途径,做到胸有成竹。

二、在新背景之下,我们如何作好自然的生成

1.对生成的必然性有充分的认识,语文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课前的预设是必需的,课堂的生成是必然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一节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并不能称之为好课。对此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

2.要形成“生成是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的理念。“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教师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生成,只有生成才能让教师走出自己思维的定式,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构架更加完整,知识内容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3.自然的生成需要教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4.自然的生成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不要高高在上。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地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5.把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整合起来寻找新的生长点。例如,我在教学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请学生鉴赏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满”字,我预先想到学生可能会说“满”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因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大量地运用夸张和想象。可是学生们却围绕夸张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夸张也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笛声不可能满洛城,但是有一位同学用《劝学》中的名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回答了其他同学的疑问,笛声借风势是可以飘得更远,或者让远处的人听得清楚。虽然这一解释也可能不够完美,但至少活学活用的精神值得提倡,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生成教育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活学活用。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6.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不可打压学生的观点,而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让我们通过对预设和生成的不断研究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9月

2.康长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3.王华.《草根化研究——追寻教育理想与学校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4.许光新.《网络条件下学生建构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江苏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5.张倩.语文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成功(教育)》.2007年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预设语文教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