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2009-09-30张怡
张 怡
摘 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习阶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识汉字,及早地进入阅读阶段。这对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识字教学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主动识字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识字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学生 识字 兴趣
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从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阅读和作文,就必须先识字。因此,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重点。从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来看,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也一再证明:识字问题解决得好,往往对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有很大促进。识字教学搞好了,可以使语文各项基本功得到扎实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在实际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因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吃力,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我们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立足于教师教学授课过程的转化,即如何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在尊重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客观规律和认知能力基础上,使学生在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形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得以萌发,变被动的听课、灌输、死记为主动的识字学习的动机,进而转化为扎实的语言文字应用的初步基础,但是这一转化的实现需要我们大量的思考和实践。
对一名语文教师来说,“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来实施识字教学过程。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从而趋向于接触它们、认识它们和掌握它们。但是,他们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知识的贫乏,活动的目的性差,因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不完全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而产生的,而是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甚至独特的教法等,都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下面就结合以上认识谈谈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所得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于识字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这说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学习上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集中意识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需要做以下的一些准备。
1.精心安排做足课前预备,创设快乐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以快乐的教学授课方式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达到这一目标,则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堂准备。深钻教材,认真备课,备课要备学生,要备出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照顾他们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用诸如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汉字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准备一些琅琅上口的顺口溜或字谜。例如,在集中的归类识字中,单纯的字形分析是孩子们很难接受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可以借用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如学生难辨“密”和“蜜”,就可以这样说:“密林长在山中,蜂蜜酿自蜂虫。”孩子就能很形象的牢记“密”和“蜜”的区别。这样既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启发,又可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富有生气。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学生乐于识字,首先得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扮演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角色,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造成“这里的课堂静悄悄”的局面。因此,教师只有放下权威的姿态,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在和谐轻松和充满趣味的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趣味教学,学生的兴趣有了,但是他们的兴趣还不够稳定,既可以很快地产生,也可以很快地消失。识字教学还有“质”的要求,那就是得把生字正确识记下来,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识记字词呢,由于篇幅限制,我仅举三个方法:
1.展开联想,形象识字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一些象形字能够使学生自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图画。如“人”“刀”“田”等就能够借助老师的形象化描述十分清晰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展开想象,并且能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以深刻地认识。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画或者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将这些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也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巧分汉字,利用汉字构成规律识字
在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汉字或有意义的偏旁组成的,并且能够通过这些组合明确地表达出汉字的本义。比如泪水的“泪”,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目,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字的涵义,同时通过这一类字的讲解,既能让学生感受识字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深入观察,对比相近汉字,区别记忆
在汉字识记中有许多结构相近的字,在教学中让学生单独去强记这些汉字,只能取得一时的效果,随着相似字形汉字的学习,学生在运用中极易产生混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将这一类汉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对比识记。在学习“跌”字时,可与“铁”相对比,在引导学生对两字观察比较后,会得出这两个字的右边都是“失”,但又有不同:“跌”是“足”字旁,足(脚)下没注意才会“跌”,“铁”是“金”字旁,铁是金属的一种。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可以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在今后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更多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帮助学生们扎扎实实地过好识字关,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方法,就有了学习的效率,这将是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中心
3.马冬娟,周爱芬.《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5.佟乐泉.《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怡,女,江苏江都,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