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2009-09-30马荣
马 荣
摘 要: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这样,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
关键词:道德品质 历史教学 爱国主义
在一辆行驶的公交车上,车上的乘客并不多,但座位上已坐满乘客,其中几个座位上坐着四、五个重点高中的学生(上衣上戴着某重点高中的校徽)。公交车在某一站停靠时上来一位老人,汽车继续行驶,没有一个人让座,老人就站在一个学生身旁,被车颠簸得东倒西歪,那位学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其他学生也没有让座的意思,表情冷漠。这样的事我们经常遇到,在批评他们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教育者,对他们的行为我们就没有责任吗?我们还经常看到很多学生随口骂人,乱丢垃圾,没有责任心等现象,这些事使我们痛心,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下一代,希望我们的家长及学校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入手,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光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文件和新课标已实行了好几年,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不文明行为?
根据调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高分,追求升学率,平时上课只讲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家长的过分溺爱。现在的学生大多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错误,不及时指正,使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懒惰、没有责任心等不良品德。
历史课蕴藏着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呢?
一、挖掘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
爱国主义是世界各国人民所共有的宝贵精神,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伟大旗帜。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初期,随着五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世代相传,绵延不息,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一直在古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抓住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东汉时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年;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医生;我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结束了人们用树皮、竹简记事的历史,使世界的文明能够保存并流传至今;我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促进了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的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并且也产生了对充满智慧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敬佩之情。同时教师还要启发学生:我们的先人为中国和世界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努力学习,拼搏向上的精神。
二、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其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责任感是人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力做好的一种情感,其中有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甚至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我们在学校经常看见这样的事情:白天电灯依然亮着;教室里无人,窗户和门大倘着;值日生不按时值日等等。所以不可忽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我在上五四运动那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如果我是五四运动时的一个大学生”的活动。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五四运动前中国国情的资料,然后提问,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怎么做的,你该怎么做?在课上我又播放了五四运动的一段视频后提问,当看到你的同学被抓捕,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怎么做的,你又该怎么办?最后让学生讨论,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的原因。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深深地认识到了历史赋予他们的重托,五四青年们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精神鼓舞了他们,勇担祖国民族命运,为祖国的强大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通过讨论,学生、工人、商人的团结奋斗是五四运动胜利的重要原因,使学生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补充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的优良品质
我国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关心人,帮助人,理解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孔融让梨,刘邦与下属有衣同穿,有饭同吃的美好品德的故事。并且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然而21世纪的今天却出现了“公交车上的学生”和四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
在历史教学中补充一些历史人物的事件,让学生在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而培养学生关心人,帮助人,仁者爱人的品质。比如:在讲解中国新民主主义战争时期,补充了左权爱护人民,解救被日军围困的群众而牺牲,贺龙不顾个人安危,为老农民隐藏耕牛,陈毅亲手捉毒蛇为战士制药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革命的成功与这些伟人舍己为人的精神有何联系?我们要不要这种精神?如今社会上有哪些行为与之相反,从而提醒自己,培养学生关心人、帮助人、仁者爱人的品质。
四、搜集资料,帮助学生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不光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威胁到我们后代的生存。然而许多学生乱丢垃圾,浪费水电等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让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我在讲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时,让学生搜集有关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资料:三分之一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垃圾经环保处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使学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时我又适时地引导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做些什么?学生们纷纷表示:保护环境要先从我们自身做起,不乱丢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少用塑料袋,并且劝说家人一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做有心人,多读些书报,积累有关资料
2.选择恰当时机,结合教材,针对最近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教育。
3.情感熏陶,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资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王雪琴.《在历史教学中挖掘思想教育因素》.1998年
2.孙凡德.《现代美德故事》.1994年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2002年
4.臧传玉.《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007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苏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