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创新性
2009-09-30王钟霈
王钟霈
摘 要:21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文将从教师创新性的必要性和教师创新性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谈教师的创新性。
关键词:创新性 必要性 具体表现
教育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新性。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在于教师。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粗浅地谈谈教师的创新性。
一、教师创新性的必要性
1.教师的创新性是当今形势下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战略性决策,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前提,当今的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又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性,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在于教师的创新性。教师的创新性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
2.教师的创新性是教师角色的多元性的需要
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角色的全方位研究,教师角色主要有:①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伦理的化身”。③教师是班级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④教师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⑤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⑥教师是研究学者。⑦教师是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等等。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因此,教师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思想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3.教师的创新性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的需要
教师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有感情、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想行为的一代青少年学生,而且他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视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运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并积极尝试新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创新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
4.教师的创新性是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的需要
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性教学,学生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它呈现出复杂性、变异性、不可预测性。教育教学无固定程序和模式,有时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善于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习心理功能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
二、教师创新性的具体表现
1.更新思想观念
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其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教师的教育活动及其效能、质量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实现教师的创新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首先,教师的创新性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目标观。其次,教师的创新性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师生观。
2.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师作为富有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者,其教育教学方法随教育实践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动态化趋势。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革新旧的教学方法,从注重教法转移到注重学法上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其次,教会学习,尤其是教会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现代社会,“会学”显然比“学会”更重要。所谓“会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告别维持性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创新学习方法,重视过程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追求、发现未知的世界。
3.更新价值取向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一个人,创新精神越强烈,其人生价值也越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创造性的自我实现,即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因而,教育过程始终应该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完美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教师应把实现自己的崇高的创造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理解自己的创造性的社会意义,力求为人类造福。教师只有从更高意义上认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此融入生命活动之中和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
总之,教师的创新性离不开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价值取向的更新,它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民主性、健康性。这种开放民主、宽松宽容、积极健康的教育气氛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探究,发展其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实现其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方瞿著.《创造教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段继杨著.《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阎立钦著.《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刘涵之著.《创新教育实施指南》.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