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小康的渔夫 不做辛苦的富翁
2009-09-30张先国
张先国
“我有个堂弟在北京白手起家,十几年打拼挣下了一份基业,善事也做过不少。他近日看望我时颇多感喟:“我现在看那些为了名利挣扎的人,觉得挺可怜,其实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就资产总额来讲,他充其量算个小康型的老板,但就财富观来讲,我觉得他比很多人都有觉悟。
像我堂弟这样出身贫寒做实业的人,投资观念是很保守的,不会涉足证券市场,但性情总是温和的,不会因宽幅震荡、大起大落而悲喜交替。于是我开始琢磨一个问题:挣钱是不是有烟、酒一样的致瘾效应,让我们丢掉了生活的本质?
当代人对物质匮乏的日子越来越淡漠,但“穷怕了”确实是国人的集体记忆。有时候我心里也会冒出一些怪念头:人生的密度重在体验,或许来场战争和大萧条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未尝不是件好事,尤其对下一代忆苦思甜教育不会太难。在没有风云激荡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显得过于平庸。
对财富的追逐是习惯性行为,算不上丑陋,也谈不上审美。一度热炒的“幸福指数”现在提的少了,因为幸福的感觉深不可测。追逐和占有财富的幸福感,也因人而异,就像那个“晒太阳”的故事所说——
有一天,在海滩上,一位富翁遇见一位正躺着晒太阳的渔夫,便对他说:“大好时光,怎么不多打些鱼?”渔夫回答:“打那么多鱼干嘛?”富翁说:“卖钱呀。”渔夫问:“卖那么多钱做什么?”富翁说:“有了钱,你就可以当个鱼贩,搬进城。”渔夫问:“当了鱼贩干嘛?”富翁说:“再赚更多的钱,当个批发商,买间别墅,像我这般,到这美丽的海滩上来休假,躺在这里晒太阳。”渔夫长叹一声,反问道:“现在我不正躺在海滩上晒太阳吗?”
寓言总是有多种解读。富翁勾勒的人生轨迹是大部分人的写照,而渔夫的无为态度似乎更有些垂拱而治的味道,不是毫无道理。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寻找对应,富翁更像儒士,渔夫俨然道家。如果从世界宗教角度看,富翁的观点与基督徒新教伦理较为契合,渔夫的哲思更像受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多年以前,在边疆工作时,就碰到过这样的故事:有些乡干部扶助农民生产的时候,农民干活很认真;一旦离开时,农民就撂挑子了,有的人甚至把整袋的化肥埋在地头。干部回头批评农民时,农民嘴角一撇:“那个地里面产多少,那是胡大(指真主)说了算,你说了不算。”
后来请教宗教学者,他们告诉我,伊斯兰教强调“天地的库藏,只是真主,人类只是财富的暂时保管者”,并有明确禁止人们挥霍浪费、赛富比阔的规定。这让我多少理解了农民不作为的原因。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主张“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也不吝啬,在获取财富上强调公平、公正”。这又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每到集市,男女老少“一个都不能少”,因为他们值得消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据说是放在温家宝总理案头的一本书、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在基督教新教伦理基础上,新教主张的财富观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呢?那就是勤劳节俭、努力创造财富的人。新教鼓励人们追求财富,不像伊斯兰教反对金钱和物质崇拜。
宗教是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甚至主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就我本人来看,不管哪种财富观,都有借鉴意义,都值得我们思考。因此,不管做富翁还是做渔夫,只要内心感到充实。在海滩上岍的肯定是同一片阳光。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假如有台风和海啸,如果富翁不提供帮助,渔夫能不能生存下来?但假如他是一名小康的渔夫,就比辛苦的富翁要划算多了,因为他肯定比富翁晒得要黑,不是黑一点,是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