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思考

2009-09-29刘淑兰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本体论人民出版社客体

摘要:马克思建构的实践本体论将哲学的基点从虚幻的思想、观念之中拉回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之中,从而实现了本体论层面上的根本性转换。本文对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建构以及实践本体论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

关键词:实践 建构内涵意义

一、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建构

在被称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批判,第一次“端出了”了实践本体论的基本原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着马克思整个哲学革命的“精髓”,首先它点破“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然后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立场和原则——实践哲学的立场和原则。

“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个论述非常简短,但是内涵却异常深刻。 首先,“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是指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的原则。其次,“形式”指的是“普遍的,抽象的,适合任何内容的,从而既超脱任何内容同时又正是对任何内容都通用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②。即是说这里的“形式”指的是“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马克思在这里是指旧唯物主义从“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出发,通过概念、范畴等思想的方式来理解、把握“对象、现实、感性”。这里的“对象、现实、感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修饰关系,即这里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概念的“思想客体”,而是一个具体的、感性的、现实的、实实在在的“对象”——“感性客体”。

综合以上分析,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它们从思想概念出发,通过抽象的逻辑范畴来“理解”感性的、现实的、实实在在的“对象”。这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理解”方式,在于通过“概念范畴”来理解。因为概念范畴本身是一种抽象化的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得到的“对象”必然是抽象的存在,即作为一种概念、范畴的存在。这就使得一个具体可感的、实实在在的存在——“感性客体”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仅在思想中才有的存在——“思想客体”。这一“转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颠倒”的过程。由此,我们得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秘密即“颠倒的秘密”。“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③即是说,费尔巴哈实际研究的不是他想要研究的“感性客体”,而是“思想客体”,实质还是颠倒。

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以往哲学基点的不同导致了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向之不同,以往的哲学“一切问题,要能够给以回答,就必须把它们从正常的人类理智的形式变为思辨理性的形式,并把现实的问题变为思辨的问题”④。实践哲学则反其道而行之,“把思辨的问题变为现实的问题”,以在实践中通过现实的方式予以解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宣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⑤这里,“实际地反对并改变”是指通过现实具体的“人的感性活动”而实现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不是在思想层面上的“解释”。

二、实践本体论的内涵和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费尔巴哈—笔者按)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⑥

这句话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展开和说明,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予以理解。也就是说,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对象、现实、感性”就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业已完成的东西;而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的“对象、现实、感性”就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也就是說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去理解的对象,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它能够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属人世界。同时,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的活动具有现实的实在性,是实实在在的。

马克思确认了实践是人的生存的本体,由于马克思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异化状态的消除,所以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生存论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传统的本体论所追寻的宇宙本体是一个“不动的原动者”,所以它必须断定有一个永恒的“终极存在”。实际上不管这种本体是“抽象的精神”还是“抽象的物质”,都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抽象本体。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康德的“先验自我”、费希特的“自我意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无论这些存在从表面上看是多么的不同,从实质上看,只能是“普遍的,抽象的,适合任何内容的,从而既超脱任何内容同时又正是对任何内容都通用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⑦从这种抽象的存在、本体出发,无法认识现实。

马克思把哲学的基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并确认实践是人本身感性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本体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了人的存在。所以,马克思并不是以一种抽象的逻辑范畴去理解和把握存在,而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从人的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把人的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目标。这样一种本体论不是探求所谓的“终极存在”,而是探求“对象、现实、感性”的存在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即它们存在的意义。意义来自人的生存实践,即“对象、现实、感性”与人以及人的生存实践是连接在一起的,本体论与人的生存实践密切相关。所以马克思认为,对“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明确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⑧这正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旨趣。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6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1988年版、1979年版。

[3]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德峰:《人的本源存在与历史生存—对马克思思想的再探索》,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1998年5月。

[5]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者:

刘淑兰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猜你喜欢

本体论人民出版社客体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浅议犯罪客体
我给小鸡起名字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抉择
庄子美学思想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审美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