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课程标准看数学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2009-09-29王爱华
摘要: 数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数学方面与教育方面构成了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数学目标的多元化 数学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数学教育无疑在实现两大教育目标:传授数学知识与育人。即《标准》中所提到的知识性领域与发展性领域目标.过去,我们更多的注重了传授数学知识,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1 关于知识性领域的目标
数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数学的知识性领域不仅仅包括课本中的概念、公理、定理、公式,还包括它自身的理论体系、数学精神与思想,发现与证明公理、定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法、数学问题以及数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独特的符号语言。
与旧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标准》没有过分强调“了解……、理解……、掌握……,”而是把重点放在“经历……的过程”,“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如对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是: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 关于发展性领域的目标
《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时代要求。《标准》把数学课程从以往教学大纲中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这事实上已经成为贯穿课程各环节的主线。
2.1 数学思考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学科学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越来越牢固。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做出贡献。数学课程应该使学生学会认识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为此《标准》指出: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具体的阐述中,《标准》强调了数学作为“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主张通过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运用的过程来发展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不管怎么说,事实是数学作为一种思维的训练,在历史上是个重要的因素”,數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日常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成为一个“强数学思维者”。拥有架起日常知识与数学事实之间桥梁的手段,学会数学地推理、交流,体会数学维护自己权益的优越性,在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2 解决问题
数学方面与教育方面构成了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无疑,问题解决为这两个对立的统一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解决问题有数学的一面,因为数学问题是促使数学不断发展的动因;解决问题又有教育的一面,其过程融进了学生的数学活动、学习策略等等。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波力亚认为数学是一门问题解决的学科,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设计求解方法、检验答案等的各种技能。
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把数学的形成方面和专题方面相互联系起来,能够为数学以外的解决问题的现象、计划、过程和结果,同时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案例:身份证号码与学籍
为了把众多的对象区分开来,人们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如每个家庭一个户口本,这样就把一个个家庭区分开来。我们国家为了更仔细地区分每一个人,1987年实行了身份证制度,凡年满16周岁持有身份证的男女公民每一个人都对应了一个身份证号码。现在请你参加下面的调查和设计活动。
(1) 尽可能多地记下大人的身份证号码;
(2) 仔细观察各人身份证号码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看看身份证是如何把一个人区分开来的;
(3) 帮助你们学校教务处的老师,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个学籍号码,反映出入学年份、班级、性别等信息,使得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籍号码;
(4) 检查一下,你设计的学籍号码是否合理。再与其他同学比比看,谁的设计更为简洁有效。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首先要去调查大人的身份证号码,包括样本的数量、调查的范围、男女人数的比例等统计问题。然后观察身份证号码的特征,尝试设计学籍号码,这里给学生留下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此过程又是一个情感交流、选择最优的过程。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可在让学生帮助图书室给每一个同学设计一个读书证或者给自己的图书分类、编上号码,这又是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2.3 情感与态度
教育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是情感的体验与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创造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不仅仅指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培养起良好的数学观,还应该包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严谨质疑、尊重事实、思辨分析不违背逻辑……的学习态度;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所要关注的目标.
因此,《标准》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让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加强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加强自我意识。《标准》提倡小组与合作学习,这就给每个学生创造民机会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反思,寻求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有效策略,从而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数学学科及社会的向前发展,有赖于人的创造与创新,因此,形成一个数学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由于数学的艺术性,数学教学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体验这种伟大的艺术。这不仅包括对于数和形的精美的和谐性的欣赏,还应该包括对于美的赞赏和追求,如寻求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问题的解决寻找更简洁的方法、更优美的形式;以及在数学学习过程对于新的创造和发展所表现出的惊叹之声。
3 结束语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标准》中数学教学的目标超出了原来的双基,注重了过程性目标,强化了发展性目标,把数学这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具有活力的、多表现的,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伟大科学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实现知识性目标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数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数学目标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复合体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共同实现的,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知识性领域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性领域目标的实现又以发展性领域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徐斌艳。数学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1
作者:
王爱华 四川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