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09-09-29黎红勇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柔性管理

袁 崎 冯 倩 黎红勇

摘要:柔性管理本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文在阐述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基础上论述了高校柔性管理的具体内涵,并指出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具体应用分析。

关键词:柔性管理 高校管理 “以人为中心”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1

(二)柔性管理的特征

1.内在驱动性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每个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因而,具有很强的内在驱动性,柔性管理能使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满意度增强。

2.有效激励性

柔性管理是与刚性管理相对的,它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 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这也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对社交的需求、对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相一致。

二、高校柔性管理的本质

高校的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也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

首先,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是培养未来接班人的场所,人势必成为高校管理的中心,对人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势在必行。高校的柔性管理主要是将师生员工的需求、欲望放在首位,通过各种物质和精神激励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高校的柔性管理是把“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放在核心位置,但是并不等于将“以规章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完全摒弃。就高校目前的管理来看,完全没有一定规章制度的约束显然是不行的。规章制度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性因素,而通过灵活的柔性管理则是通过人性激发所形成的主人翁责任感,则是一种内在的自律性因素。

三、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在师资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特殊社会群体。不管是从劳动特点、劳动对象、劳动方式还是劳动过程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柔性管理显得很有必要。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高,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很强。应用柔性管理于高校管理是很有效的方法。

1.柔性化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评估历来是教师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都不是固定的标准和指标能完全来考核与衡量的。高校管理者应根据教师自身素质和工作特点等制定灵活多样的柔性考评机制,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2.柔性化的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在师资队伍引进方面要以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人才,多多吸引学术能力强、造诣深厚的学术带头人。另外,还可聘请一些学科急需的有名望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中,通过各种渠道培养高校的学术人才。

其次,留人策略要采取柔性化的激励机制,柔性的激励机制是一套反应迅速、变化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它可以通过满足教师的高层需要来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度。对很多教师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上的成就感和自身的能力发展。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从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激励。

(二)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在思想、行为特点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柔性管理。它的本质就是依据大学生的独特的心理特点,运用柔性管理的原则,让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活动就是最好的体现。

1.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创新上,要转变观念,实现柔性化管理。在制定政策和教学管理时,应将学生视为平等主体,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柔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观。具体体现在:柔性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过程、柔性化的教学评估体系、个人能力的自由发挥和个性的张扬等。

2.柔性化的管理决策制度

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应该是教、学、管三方共同运行的,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作为决策者的教学管理者和作为执行者的师生互相作用,才能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行,是人本管理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以共同决策、分层管理的方法让他们参与教学管理是柔性化的主要特征。教学管理的共同决策主要体现在师生参与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手段及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分层管理体现在师生参与院系级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管理环节。

(3)柔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创新上,要转变观念,实现柔性化管理。在制定政策和教学管理时,应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柔性化管理的核心,是要通过教学管理、教学运行和环境氛围的培育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博学奋进的精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包括尊重学生个人生活,课程专业的自由选择,价值观的自由表述和个性的张扬,以及对个人创造能力的认同。要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三)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柔性化的组织结构

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是指以市场变化、信息传递和以教师为核心的,层次少,以网络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为主的组织结构。它的优点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使组织变得柔性化,将过去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化为动态的自我调节的有机结构模式。

2.柔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其核心是共同的文化观念,是高校精神、制度、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总和,犹如高校的灵魂。建设校园文化,塑造特色的文化精神是高等学校内在的体现。高校应建设团队性、包容性、融洽性的柔性校园文化,承认教师价值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使每位教师都能够发挥创造力,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Sushil .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 An Evolving Paradigm [J].System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1997, (4).

[2]郑其绪. 柔性管理[M]. 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雷树祥.柔性管理:大学教学管理的新视角[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1).

[4]司江伟.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J].科学管理研究,2003,(1).

[5]王春华:《柔性管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中国行政管理》, 2006年第7期。

[6] 朱联建. 高校“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探索[J] . 理论界, 2005 , (8) :219.

[7] 段成芳. 浅议高校教学管理的柔性化[J] .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5 , (3) :50 - 52.

作者:

袁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冯倩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黎红勇中国人民解放军78072部队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柔性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的若干观念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