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文学角度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2009-09-29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人文素质

吴 珊 张 婷

摘要:本文从人文学角度讨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说明了以人文学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了立足于英语教学中的大学生人文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家竞争力。

关键词:人文学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英语教学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然而,人文学(the humanities)却是一个西学概念,源于古罗马对于“全面的人”的理念构想,仅仅从中文里对号入座未免有生硬之嫌。传统而言,人文学即文史哲,当今似乎还应该包括社会科学,特别是重视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科,比如文化人类学、生命心理学以及宗教研究等。然而,当我们在表达人文学即文史哲这样的命题时,我们并没有描述出人文学真正的那个“是”。充其量,这种说法只是依照惯性罗列了框入人文学的几个组成部分。如果按照这个角度去理解人文学,那么今天许多大学的教育亦可定义为人文,即素质教育,因为今天的大学早已合并为庞大的综合型大学,其中涵盖了所有我们所理解的人文学科。人文精神塑造灵魂。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会使他们在政治方向的选择上打下文化底蕴,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他们的自然选择,任何思想的渗透都将无可奈何[1]。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已三十年有余,中国此间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令人瞩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急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引起新旧理论观念的撞击,这种撞击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理论和观念的除旧布新。另外,改革开放引入先进理念的同时,也引进了不少腐朽的思想,青年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其他阶层要容易的多。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准备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乃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应该看到,传统的德育教育也提倡对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培养,如人生信仰、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为人处世、意志毅力及创新变革等,但却没有从理论上对其进行系统地、连续性地、客观地、辩证地解释,没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或基本理念。更为关键的是,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思想、生活现实相距愈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大学生如何审视、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在个别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出了一些不甚乐观的状况,诸如法制意识淡薄,公平正义感不强,社会公德意识弱化等,对发生在校园内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缺乏正气;诚信友爱意识差,在考试、交友、恋爱、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偶有虚假行为;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人文学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法指出,发展教育事业,就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这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大学,探究的是高深学问,区别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它聚集了优秀的知识群体和青年学子,是精神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因此它既是学术水平的象征,又是文化教养的体现。

(一)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未来世界充满了竞争

不仅是物质上的、科技上的竞争,更是精神上的、综合素质上的竞争。要全面和谐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也是人的其它方面如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人文素质对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学的这个理念,粗略而言,可以说是人对人的自我认识、自我了解和自我定义的最直接、最确切也最难分难解的学问,因此它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用量化逻辑的方式考察。法国学者狄尔泰对于人文科学者的描述或可让我们窥见一二:“人文科学者必须与自然科学学者不同,他必须放弃因果说明,而是理解。”对于人文学的对象,大学的德育教育必须考虑学生所面对的两种生存力量,即自我与外部世界。德育教育作为外部环境的一个元素必须接受自我的先在地位。同时通过人文学的学习,学生首先需要认识的是自我本身,并由此而擴展至外在于自我的生存环境。所以人文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其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是被按照工程或社会科学的模样进行的改造,各类学术工程和评审文化在大学里大行其道,其发展日趋数字化、模式化,使人文学特有的灵性和精神受到损害,变得平淡、僵硬、了无趣味。

(三)当代大学生人问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全民思想道德提高的有生力量,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推动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人才,有能力和义务为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做贡献。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最广泛的社会道德基础,并且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全民道德水平、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的发挥,推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三、以人文学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方法

科学是中性的,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要看科学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因此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2]。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德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大学生科学价值观教育体系。因为人文学可以克服传统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的状态,从理论上敢于直面当代大学生生存的诸种现实,譬如人的物化、量化生存境况、对于身体的迷恋及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等。

(一)增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人的自我认识密切相关,它是个人社会生活实践经历的映像和缩写,它充分体现在人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中。品德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人才的顺利成长,保证人才取得尽可能高的成就,保证人才不致走入歧路,它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力量。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大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具备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把每个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有极大潜力的个体,使学生自我完善,突出个人的才智,打破现有的科学界域或者不同的学术训练所造成的陈规漏见。科学无国界,掌握了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可以自主的进行各国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二)必须培养文化素质能力

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则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想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3]。这个文化素质能力基本上是通过人文学的文史哲来培养。文学让人了解人的感情世界,哲学是对人所思辨的问题后面所带来的价值的再思辨,而历史则使学生明鉴,如此才可以塑造完整意义上的“人”,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美与丑、是与非的辨别力,增强对腐朽思想的抵制力等几个方面整体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对外国文化的认知,还要培养学生对世界对人生的理性认识。外语教学作为了解外国文化,精神精髓的一个窗口。我们一定要正确运用这一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

(三)要大力提倡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实际上是和历史的反馈、社会的反馈相关的,大学因为其多元多样,每一次进来的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反思的能力特别强,他们的批判精神不是政治批判,而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自我批判。他们的这种精神事实上提供给我们咨询。他的目的不是要去冲垮既有价值,而是使这种既有价值各方面能够看到不同的参照。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得水平。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立英语社团,开展人文方面的讲座,进行社会实践,同时也达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总之,就是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其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从人文学角度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意义

在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乃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人文学与现代大学的理念关系甚紧,大学应承担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批判的角色。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观点强调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能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要素就是“素质”。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提高,不能算是完善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思想來看,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的统一。

对于综合型大学的价值取向,人文学原本(但事实并非如此)是可以突出一所大学的特色和自我认同的。因此有人说,人文学可以体现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对社会的文化建设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如何发挥这种功能使大学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高等学校的责任。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高校培养上的畸形和片面性,使大学生具有专业素养以外的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修养,使大学生真的、善的和审美的能力都得充分的促成和发挥,其中包括个人的一切潜在的能力。

培养人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则更多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素质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道德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不只是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发展,而是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发展,其目的在于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势在必行。为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深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但要建立稳定的人文素质教学机制,还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亚丽. 在共青团中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03).

[2] 顾明远. 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 高等教育研究, 1995,(04).

[3] 谢定国.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 武汉大学, 2005.

作者:

吴珊,张婷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