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昌本土文化对瑞昌剪纸艺术的影响和制约

2009-09-29缪九花郭凤花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

缪九花 郭凤花

摘要:瑞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特征,形成了瑞昌独有的历史和文化,剪纸艺术就是瑞昌本土文化下的产物,在全国尤其是江西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在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

关键词:本土文化 瑞昌特色 影响和制约

一、瑞昌的地域特征和本土文化

瑞昌,寓祥瑞荣昌之意,位于江西省北端,长江南岸,瑞昌系江南古郡,公元222年,东吴名将程普赐名“赤乌镇”。公元939年,即五代南唐升元三年,建城“瑞昌”。瑞昌历史悠久,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的发掘,刷新了世界铜冶炼的历史记录;有良田寺遗址,秦始皇登临青山巅,程普挥兵桂林岗,李自成血战罗城坂等。

瑞昌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历来素有“三里一乡风、五里一人情”之称,民间工艺代代相传,留下了大量的本土文化精髓,在节日、民俗、婚嫁、丧娶、信仰和宗教、日常生产、生活习俗上,都有自己的獨特之处。

二、剪纸艺术和瑞昌剪纸

远古时代,文字还没有诞生,更没有纸张笔墨等交流工具,需要记述或者保存的经验、知识就依托绘画、青铜铸造等形式留存下来,这样,人类就发明运用了以影像做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今天的民间剪纸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与其明显的一致,这也说明他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

关于瑞昌民间剪纸起源的年代,众说纷纭,据有关学者从多方面考证,大多认同起源于我国的汉代。早在“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瑞昌民间剪纸就以“剪”的艺术形式存在了,只不过是表现为剪帛、剪锦、剪金属、箔等装饰物罢了,最常见的是现在的宗教中的用品和生活中的鞋垫等等。

纸产生后,瑞昌的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距今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改造和创新,瑞昌剪纸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民间工艺,成为了瑞昌的一张名片。

三、瑞昌本土文化对剪纸艺术的影响和制约

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影响并形成了瑞昌剪纸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独特之风。在我国历史上,民族迁移和融合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是贯穿古今。这些迁移对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瑞昌特殊地理位置,其建筑风格、、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活动,甚至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等都受到了影响,这是瑞昌剪纸能兼备南北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采用的“非镂空”剪纸手法,含蓄隐秀,更是融合了南方灵巧、北方粗犷,做到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独特之风。

瑞昌的民俗民风是瑞昌剪纸的创作源泉。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瑞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礼俗文化,在一年四季的宗教、民间节日中,瑞昌人都有着自己的思维和诠释。而这些活动也都反映在剪纸上。以往在瑞昌,每年的大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用精巧的剪纸装扮节日气氛,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和祈福,这也是瑞昌剪纸得以流传到今的一个原因。至今,真正的剪纸大师都产生于民间。常常,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在自家的窗前、院内,一把剪刀,一张纸,谈笑间,一件令人叫绝的剪纸艺术品产生了。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的村落。

民俗是漫长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种习俗和必然,在瑞昌的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谚语:“男人学犁耙,女人学剪花”,小姑娘三四岁时,就会学唱一些古老的童谣:“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 “姐儿乖、姐儿能,剪个刘海戏金蟾;哈蟆跳缺,剪个蝴蝶;蝴蝶飞飞,剪个乌龟;乌龟脱壳,剪个麻雀”。童谣中的动物形象,是民间常见吉祥物,也常见于瑞昌剪纸的图案中。瑞昌人重宗族所谓“亲戚亲三代,同宗同万年”,而且各个宗族间的关系也不断融洽,很少出现不同宗族间纠纷的现象,这也为成为瑞昌剪纸的一大题材。

另外,民间文化和历史离不开民间宗教,由此又衍生去大量的新文化新思维,剪纸也是在宗教活动中产生,而瑞昌剪纸艺术也起源于原始宗教的执着和虔诚。瑞昌的各路神灵、灶神、门神、天花娘娘,直到土地公、土地婆等,都是剪纸艺术爱好者创作的题材和艺术源泉,民间每次祭祀活动在剪纸艺术都有反映,如放河灯,送瘟神,送灾星等,从场地的布置到各种祭祀活动的设计,从形形色色的人鬼神灵,无不以剪纸的形式来展示,其色彩绚的技巧娴熟,显示出瑞昌绝妙的剪纸艺术和深厚的民间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现代文明与时代文化也影响着瑞昌民间剪纸艺术家,他们突破传统,大胆创新,重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情境,将现实生活中诸多元素和意趣运用于艺术造型,勾勒、描绘时代的气息。如反映现实社会和现代人文的《熊猫》、《小憩》、《爱心》、《浔阳楼》等就是运用多种革新后的创作造型手法,形式简洁,形象概括,现代信息明确,既新颖又不失传统文化的内涵品质。

总之,瑞昌剪纸在充分利用其自身独有的艺术特征同时,迎合人们返朴归真的现代审美需求,更具体地将民俗功能性与现代文化的物质追求结合起来。

瑞昌剪纸的的独特性既是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带来负面的影响。在现在文明的大潮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传统意识正在逐渐淡化,传统的剪纸艺术也面临危机:

一是剪纸的艺术创造性的局限。随着传统意识的淡化,依托于传统风俗习惯的剪纸艺术不再能满足人们时尚的追求,随着老一代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的相继谢世,瑞昌剪纸面临失传的绝境,因此设计与生产出集观赏性、知识性、纪念性、收藏性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作品是瑞昌剪纸艺术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是剪纸作者与经营公司之间联系的不确定性。在瑞昌,大多数尚存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分散在农村。她们由于没有固定的客户、没有固定的收入,对外面的市场了解甚少,很难将剪纸艺术推向社会。这就会埋没了那些最富有生活气息、最有价值的作品,因此大面积地田野调查也是瑞昌艺术走得以保存和发扬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三是外界缺少对瑞昌剪纸艺术的认同。瑞昌剪纸与其他地方的剪纸的区别就在于他的独创性。瑞昌剪纸跟其他的地方剪纸作品不一样,它不是模式化的,每一位民间艺人的风格都是独特的,同样主题的一副作品,一千把剪刀会产生一千副风格不同的作品,这跟绘画等艺术创作一样,是不可重复的。但这些剪纸作品的真正价值却一直得不到认同,常常这些艺术品的收购价格和它们的真正价值相差悬殊。过低的价格影响了剪纸艺人的积极性。

瑞昌剪纸要想取得新的突破这些困难,首先要在观念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无论何种艺术文化说道根源都是人的艺术人的文化,应该把更多的现代理念和现代元素注入剪纸艺术中,才能让更多的现在人了解接受,从而把瑞昌剪纸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其次要抓好剪纸队伍的建设,在新生代中培养剪纸艺术的接班人。瑞昌剪纸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人才和一批“阳春白雪”的作品,同时作好尚存老艺人剪纸作品的保护工作。

瑞昌剪纸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推动,瑞昌剪纸可以依托山水文化,依托长江文化圈和庐山旅游文化,以剪纸养剪纸,提供艺术价值高的“大师级”作品、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是剪纸事业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

总之,瑞昌剪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人和人才、人的观念和人的艺术修养才是决定剪纸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鹏主编《美术实验论坛》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2]刘筱蓉 、万建中《赣江流域的民俗与旅游——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江西卷,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3]卢明坚主编《民俗宝典》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

[4]矫芙蓉、严智龙《对瑞昌剪纸的人文思考》美术大观2008年,第5期

[5]王亚萍《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期

作者:

缪九花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郭凤花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
用本土文化精髓助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于国内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田本土文化和中学篆刻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
润物细无声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