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外长会开了两小时
2009-09-29
环球时报 2009-09-29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梦叶
本报特约记者 王轶峰
第3次中日韩外交部长会议28日在上海举行。由于此次会议是为下月召开的中日韩首脑会晤预热,也是日本鸠山内阁上台后首次派这样级别的高层出访,因此十分受关注。中国学者吕超认为,对会议的关注反映了外界希望亚洲的和平稳定能够有一个新局面。
三国外长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东北亚形势、气候变化、军控、裁军与防扩散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外长杨洁篪表示,三国应进一步构筑稳定的战略互信,推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合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三国社会人文交流,共同促进东亚合作和地区和平与发展。
日本《每日经济》28日称,本次会议的一个关键点是日本新政府上台后三国合作关系的设定。“有人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令日本民主党的东亚共同体构想能够加快实现”。韩联社认为,韩中日合作10周年令此次会议具有象征意义。“由于韩国是明年G20峰会的举办国,此次会议也将成为韩国呼吁中国和日本提供支持的外交舞台。”
三国外长会在西方同样引起关注。美联社28日称,“周一举行的两小时会谈是对日本在鸠山新政府领导下与地区伙伴未来外交关系的一次测试”。法新社称,此次会议是为10月10日的三国领导人峰会做准备。“除了讨论朝核问题外,外长会还讨论了日本提出的类似欧盟模式的东亚共同体建议”。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认为,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为下月即将召开的中日韩首脑会晤的预热,对促进会晤有积极作用。其次,这是日本鸠山内阁上台后第一次派出外长级别高层出访,也给了外界一个了解当前日本状况和外交方针的机会。但吕超认为,尽管从东北亚合作上来看,具有经济实力的中日韩能够引领东北亚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地区和平稳定的力量,但现在谈及建立“东北亚共同体”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