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基础教育
2009-09-29彭澎
彭 澎
摘 要: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 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7-0073-03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从全民学习BASIC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到目前大全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期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值得深思的教训。如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计算机应用如此普及的今天,在大学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开设此课程,以及如何开设此课程的问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供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参考。
一、现状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几乎所有专业都必开设的一门课程。然而,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大部分高校生对计算机一些常用知识都有所了解,因此如果在大学继续开设此类课程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计算机普及的现状。为了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从教育部到基础教育研究部门以及各高校都进行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进一步普及,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1.学生情况
目前,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能够熟练地对一些软件进行操作。因此学生们通常认为,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多此一举。由此导致学生缺勤,对课程没有兴趣,盲目自信等现象的发生。
2.教学内容
由于前一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地在教学中反映出来,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从目前的结果看,改革所采取的路线是大量增加内容,导致课程就像一个大杂烩,什么都介绍一点。改革后所呈现出的问题甚至比改革之前所出现的问题更多。其一是教学内容多而杂,什么都介绍却什么都没有介绍清楚;其二,改革教材所推荐的学时分配和教学进度是在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这一点已经从大量的考察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3.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是使用教材提供的课件照本宣科地授课。在介绍软件时基本上是按软件菜单对软件功能进行演示。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交流时都强调自己的教学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所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方法。然而,所谓的案例教学方法就是用一个具体的样本,给学生操作一遍。
二、对现状的分析
1.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实像他们所表现出的那么强吗?通过实际教学和对多所高校包括部分重点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虽然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部分应用软件的操作,但总体上来说,对计算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计算机并没有系统和较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即使是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某些应用软件操作的学生,也没有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加无谓内容所产生的问题
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由于增加许多无谓的内容所带来的问题之前,就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例,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按教材前言所述:教材“是根据白皮书的精神编写的,教材的主导思想是要反应当代计算机学科的最新成就,让大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材内容包括十一章,这里将内容列在表1。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划学时为72课时(每周4课时,共18周),除去期中考试和遇节假日等特殊情况耽误的课时后,实际课时数根本达不到72学时。现在按72学时满课时计算,分析一下教学情况。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学校安排上机实践操作学时为72学时的二分之一,即36学时。那么所剩课堂教学时间就只有36学时了。如果将上述所有的内容都介绍给学生,每章内容平均只有3.3课时还不到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要说讲解内容,就是默读一遍都很困难。因此,谈何“让大学生不仅要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由于按教育部评估的要求,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建议采用国家级教材,按“白皮书”要求教学,因此各学校教务处纷纷对课程用书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监督。教学单位迫不得已要按教材内容进行规划,并按计划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又能有什么效果呢?由此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增加教学内容根本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适得其反。
3.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在入学之前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他们需要的不是如何操作软件,而是如何用好应用软件,能够用所学的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教学中,正是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学生学习与不学习没有多大的差别,加之目前的主流应用软件都是菜单式的,就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来说,自学,花很少的精力就能完全解决软件的操作问题。因此可以说按菜单介绍操作的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一个样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软件功能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无意义的,是多余的。这是导致学生无兴趣、缺课等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特别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采用样板来介绍操作过程和软件功能的教学方法原则上说不属于案例教学,或者说是不完全的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按菜单进行教学的效果会好一些,会更有吸引力,但实现不了学生能够用好软件,能够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这种教学所达到的目的和效果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两种教学方式没有什么区别。
三、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
1.更新教学指导思想
从上述情况可以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指导思想问题,即:是以“精”为中心,还是以“广”为中心的问题。通过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认为,学生目前需要的是学“精”,而不是所谓的“广”。这是因为,目前所推行的广不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也不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从量上看,不符合实际,没有可执行性,是理想化思维的产物。而目前的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常用软件的操作,但不能应用到实际中,没有使用这些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至少在10所学校进行过测试。其中,对一所211学校某专业的200多名学生,一所省属重点大学某年级某专业的近300名学生和一所二级学院某专业全年级的200多名学生进行过整体测试。在按照前面列表中所述的教学计划教学后,学生连所使用的教材的版权页都排不出来,甚至一些学生明确表示用Word软件无法排版权页。学生不知演示软件能做什么,没有能力用演示软件完成自我介绍PPT的制作工作。从测试的结果看,教学效果与教学指导思想和所设想的教学目标相差太大了。这是学生的原因,是教师教学的原因,还是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原因,通过座谈和交流,所有的教师一致认为是教学内容设定的原因,2008年,我们邀请了全国近30所学校担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进行了一次交流,交流过程中教师们的见解是一致的,即:问题在于教学内容制定的很不合理。
2.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常用软件操作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所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但他们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本质上与按菜单顺序讲解软件操作没有什么区别,学生模仿了一个案例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是否能够使用好软件没有联系。
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Word的软件教学为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介绍手工字处理的功能、方法、过程,以及手工进行字处理所具有的特点;然后介绍计算机字处理的特点;之后对字处理软件进行简单地介绍,具体操作免;第四个步骤是案例教学,即分析素材,进行排版的方案规划和设计,然后进行方案分析,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五个步骤,安排学生将所确定的方案通过自学软件操作来完成制作工作;第六个步骤是安排作业,出一个主题,给素材,要求学生自行收集素材,完成版式设计和制作工作,同时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出实验报告;最后一个步骤是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好的和不好的作业进行分析,分析后由学生再去完善自己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如何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是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和学者所面临的一项长期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