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误区
2009-09-28闫振松
日前,笔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观摩大赛,在陶醉于匠心独运的课堂教学艺术,为青年教师全面优异的个人素质击节叫好之余,课堂上过于依赖多媒体现象又不能不引起深思。十四位教师无一例外地全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说形式新颖多样,动感效果鲜明,但是课文内容各不相同,学生理解能力存在差异,虽然有些学生的回答精彩绝妙,但因与老师设计好的课件有出入,教师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牵着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钻。由于受到课件预设的限制,教师不能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思路,也不能把学生有创意的答案即时放进课件……这些原因直接影响了几位优秀老师的现场发挥,课堂教学支离破碎。
如何能让多媒体合理地“飞”进宁静的语文课堂,又能不喧宾夺主,还语文教学一片亮丽的天空?笔者以为,首先要了解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从而恰当运用多媒体,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误区一:“机灌”代替“人灌”,阻隔情感交流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多媒体“机灌”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改变了“人灌”式的教学,但就其本质来说,二者是相同的。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操纵电脑,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纸上谈兵。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整堂课都忙于与“机器”对话,根本无暇顾及到面对着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必须重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进而激起学生的思想火花,师生间进行思想智慧的碰撞。语文教师的连珠妙语,板书的精彩别致、朗读的抑扬顿挫……都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语文老师也要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特色,使课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误区二:影像替代文字,造成“语文”的消失
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味依赖电脑,使自己变成技术的附庸。丰富多彩的语文被程式化了,忽略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人的语文素质造就人”这个主题。没有把注意力锁定在“人”上,聚集在“语文”上,仅为了“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在课文解读时,一味地将文字煞费苦心地破译成幻灯片、录像、音乐,将课文肢解得面目全非,简单变成动画片的播放。虽形象直观,却武断地剥夺与侵占了学生对文字的想象与创造空间,冲淡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品味。像我们在教授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时,这些诗词读一遍都让人感动,老师或稍加引导,抒发一下对诗歌的感触;或旁征博引,将别的诗与之比较,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哪里还用得着那些精美的图片和音乐?因而,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以免造成“人”的消隐和“语文”的消失。
误区三:盲目陶醉课件,造成学生思维缺失
在很多的多媒体课堂上,有些老师一味地问,一味地做(题目),一味地看(幻灯片),大多像开会(杂)、像演戏(乱)、像比赛(闹)等,一味地追求新、奇、异,很少有停下来对画面本身的内容作充分的讲解,并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探讨,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探究,这就使得学生该做的笔记没做,该思考的没跟上,对所学的内容生吞活剥。教师台前豪情满怀,学生观后四顾茫然。这种课堂,何谈“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充分发挥课件“导航器”的作用,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增强课件的智能化,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语文教学服务。
误区四:喧宾夺主,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的语文教学,很多老师为体现“新课改理念”,完全摒弃粉笔加黑板这种“刀耕火种”式的语文教学,把多媒体看作唯一的教学手段。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中过分强调多媒体的重要性,对一些教师盲目选用多媒体教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好像没有使用课件,就“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手段落后”。于是,语文教学中盲目乱用多媒体,课件成了课本和黑板的简单复制,辅助手段成了“代替教学”。比如这次观摩大赛上一位教师在上《安妮日记》一课时,播放了PPT文稿二十余帧,文字数以千计,还加入了二战时期的图片二十余幅,又导入电影、电视资料,再插入几段音乐,整个课堂轰轰烈烈,学生情绪激昂高亢。课后询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时,他们大多说场面如何如何……笔者以为,这节课表面“红火风光”,但学生的兴奋点过多的转移到画面演示上,学生的思考空间被挤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结果只会本末倒置。这既不能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更不能把语文教学的最本质的任务——语言文字的学习落到实处。
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些误区,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以课堂教学效果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多媒体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才能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天空。
闫振松,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