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2009-09-28刘作武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一堂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会给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注入无尽的活水。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课内课外,拓宽创新空间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让它唱出美妙的动听的歌声。俗话说:“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为此,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语文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将学生的视觉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创新空间。
例如:在教《政治家幽默术》时,让学生课前查找周恩来在外交界的佳话。联系古今,使学生对外交家必须具备的机智幽默,有理有节和对国家尊严的维护的优良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故乡的榕树》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的某类植物,这样,不仅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更主要地是拓宽创新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堂设计应充分运用学生的智慧,睁大学生的双眼,扑捉细小的生活场景,采撷平凡的人事,拓展应对社会考验的各种方法和能力,提高生活综合能力与素质。
(2)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内在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这些并不是圜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能够做到的。
二.激活课堂气氛,铺就创新之路
未来教育是唤醒求知欲望的、充满激情的教育,教育的责任在于激发,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抓住机会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新的兴奋点,煽起学生的激情。
例如:在讲鲁迅的《祝福》时,为了搭建合作平台,点燃创新火种,我设计了一堂探讨主题的辩论赛——帮祥林嫂打官司。老师告诉学生,好端端的祥林嫂悲惨地死去了,她是被害死的,我们要查出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元凶。随之而来的会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高潮热情,点燃学生激情之火的时刻到来了。我或设疑激趣,或峰回路转,从而极大地激起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激活课堂气氛,铺就创新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样的预设奠定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满堂春色,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播下创新的火种。
(2)在教学过程中,抛弃滔滔不绝的灌输和越俎代庖的讲析,让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造,打破常规,主动实践,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令其智慧火花互相撞击,令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和深入,展现出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创造的潜能,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
(3)学生动态的学习活动,会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活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三.搭建合作平台,点燃创新火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合作的氛围,为此,语文学习更要提倡人人参与,共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为此,我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表演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情境,丰富想象力。
例如,在《雷雨》一课,我让学生们演戏剧,学生们非常的投入,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我还让喜欢编剧且会编剧的学生执笔编写,集体讨论,定稿;让会当导演的学生选拔演员,排练;让一些喜欢“评头论足”的学生当演员和评委,让他们来评价剧本和演出,总结经验。这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点燃创新火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力,开发创造性潜力,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好形式。
(2)此次实践活动,学生在小组规定活动中不断观察与发现、交流与对话,分工与协作,吸取与消化,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切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这样一看,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和实际意义都远远超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本身。
(3)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使学生思想得到解放、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爆发,同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发现造就了势能,积蓄了动力。
(4)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的机会,所以说,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造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如果离开了活动,创造力的培养只有是一句空话而已。
总之,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发挥好语文教学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新意、有创意,能根据其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开辟多种创新舞台。总之,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创新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具体教学行为之中。我们深信:只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必将硕果累累。
刘作武,广东佛山市顺德陈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