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激趣效应
2009-09-28朱美华
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怕写作文,他们说语文课好听,作文难写。在万般无奈与被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作文,多数篇幅较短,内容空洞,材料陈旧失真,编造抄袭现象严重,抄写也是马虎潦草。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学生也只是草草看一下分数和评语,反应冷淡。因此,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写作兴趣,成了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和表现欲,希望得到好评与肯定。基于这一点,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动了一番脑筋,以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把作文本换成作文稿纸,限时快速作文,写好后就帖在班级后墙板报栏内公开展出,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改互评,把由教师一人看一人改变成让全体同学共同看共同改,形成互动,促进提高。
精心计划之后就付诸实施。方案得到大多数学生热烈响应,跃跃欲试。具体做法是这样的:50分钟内写好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前40分钟完成草稿,后10分钟修改定稿。草稿写成后先送给老师打分,然后再拿去修改。对速度快,提前完成草稿,且书写认真者当场加五分。改好后,学生自己把作文稿纸帖到教室后墙指定区域。学生对此感到十分新鲜刺激,作文态度明显认真,速度大大提高,就连常常拖拉或不肯写作文的学生也来了兴趣,都能在40分钟内把作文写好,并在规定时间内改好、上墙。速度快,质量高,前所未有。
作文稿帖上墙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发动学生去看,去评。教者从立意、选材、表达、文面等方面明确要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评阅交流,并客观公正地写评语、打分数,推出优秀作文。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参与作文点评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实践证明,营造舒适的氛围,激发写作兴趣,是学生爱写作文、写好作文的动力。当然,写作能力也并不是仅凭教师的几把“高招”就能提高的,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阅读积累,有了厚实的积累,再加上创作的兴趣,才会写出美文佳作。
朱美华,教师,现居江苏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