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摭谈

2009-09-28何亚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很高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采用问卷法对全县部分初中的阅读教学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讨论代阅读,有形无实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运用恰当,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而真正展示讨论结果的也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同学则作“看客”或“听客”。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其耗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讨论的效果到底怎样。

2.以讲代阅读,有花无果

缺乏课外阅读积累、缺乏自读的感悟、探究、发现,学生积习难返,启而不发,于是很多教师重蹈旧辙,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甚至不分讲读与自读课的区别,苦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浅层次的问题尚可以启发解决,较难的问题就只能是老师越俎代疱了。主体作用发挥不了,就只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免不了成了被填的鸭子,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有时还美其名曰“精讲”,其实学生的收效甚微。

3.以练代阅读,有感无悟

在缺乏主体感悟、探究、发现的以教师越俎代疱讲授的背景下,精讲和多练就成了孪生兄弟。非多练不足以巩固学生的知识,非多练不足以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略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单元测试题,成了老师的法宝。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然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了作为根本的文本阅读训练,绕过阅读量的积累而沉入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4.以课文代教材,有本无木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探究能力。大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把课本上的一篇课文或一段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圈子里迂回,而不是把学生带进教材,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感悟来理解教材,学习知识。这种惟本式的阅读教学,只能导致全体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片面性、模式化。阅读教学中,一个文段、一篇课文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案例,意或一步台阶,学生藉此走进“语文”。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门类,有其独特的特色。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应遵循以下阅读教学原则。

1.阅读理解与学法指导相结合原则

一味强调多读感悟而不重视学法指导,是一种自我悟得式的学习方法,属于凭经验办事,跟着感觉走。虽然有效果,但是见效慢而且小。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特色就是改变凭感觉经验的习得方式,使学生不必重复前人的经历,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对象。凭感觉经验的习得方式无法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并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技巧。

现代教育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强调学习者应该能够站在这些能力、知识之外来审视它们,获得一种发展能力的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学法指导,要研究阅读学习策略,要培养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语言的能力。

2.培养能力的原则

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培养阅读能力纳入“教学目标”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应该以此为基点,反思教学行为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上究竟做得好不好。如果“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这三点都以阅读能力为出发点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质量必然会有明显提高。

3.注重过程的原则

注重过程,就是把课堂看作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学生对课文不应该被动接受,而应该主动消化。传统的阅读教学认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要归结到教师的答案上来,学生对教师的答案要绝对服从。这就把学生看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个性阅读被扼杀了。注重过程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阅读,就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人生轨迹。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一堂好的阅读课最令人难忘的是过程,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学生的表现,学生表现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对课文的理解由误及正、由浅入深的曲折经历。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王思勇老师经过多年的时间研究,创建了阅读教学“感悟——分析”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中学语文“写作主义”教育理念,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其主要环节是。

1.初读感悟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初步感悟的说法是站在学的角度说的,就是要说出初读文本的直觉体验,一般是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种直觉思维的训练,可以从判别、联想、启发等方面去说。也就是谈你认为文章讲了些什么或告诉了你什么,读它使你想起了什么,读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因为是直觉训练,最好不提示感悟的具本方向或目标。

在这个感悟环节里,首先是要让学生读,读是悟的必要前提。当然,在读之前,可以有些老师的导语引入。于是这个大环节又有了“导入朗读(或默读)——书写感悟——成果汇报”这三个小环节。

2.重点分析

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思路分析。主要是针对文章结构较为典型的文章,分析她的起承转合,分析她的文章生长路径(写作思维)。这样的分析有利于熟悉赋形思维路径,养成赋形思维习惯,尽而有望使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2)言语措辞分析。对课文的措辞分析,主要是从课文中找出一句或者两句最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严密性、清晰性的句子,分析其表现力,使学生有意识的向“言之有文”靠拢。(3)问题分析。就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最具有普适性。所有编入课本的文章,一般都有练习,这个练习就是与教学重点有关的问题。有课文必有问题,所以,以问题为中心适合所有的课文教学。在重点分析这个环节中仍然有以下几个小环节:“学法指点——分析书写——成果汇报”。汇报也是一种多元交流:学生宣读自己的分析,老师提供教参的理解和老师的理解,这样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动,就有了对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理解。

3.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主要是反思学习的得失。老师的反思,是在浏览了学生的课堂书写(含反思)之后,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以便取长补短。反思就是总结,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

语文阅读教学在实施新教材以来,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仅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他人的研究经验略谈阅读教学,供各位同仁参考。

何亚玲,教师,现居湖北英山。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