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009-09-28吴军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课外思路作文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认字识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而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下谨结合笔者的亲身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见缝插针,在课堂上注入德育教育

记得是我的一堂幼儿文学课,学到一篇诗歌《妈妈》,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勤劳、乐观的伟大母亲。我便问学生:你们的妈妈是不是这样的呢?静静说:“我爸妈离婚了有好多年了。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到她了,但以前妈妈来看我的时候,总是给我买这个那个,还问我缺什么好下次带过来。现在她不常来了,但我还是很想她。”

在这个班级里,有近十个的孩子父母都早已离异,她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平时嘻嘻哈哈,但提起自己的父母,很多活跃的学生都沉默了。这时,我便适时地进行引导:“平时我们都心安理得地感受着妈妈对我们的每一份关爱,直到某一天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感觉到它的弥足珍贵。请同学们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可以写她的某个神态,或者她的某个部位,然后运用你学到的关于幼儿诗的知识写一首诗送给妈妈,好吗?”

过了一个礼拜,作业收上来了。很多同学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母亲的诚挚谢意,笔法还不够成熟,表达还不够老到,但只要能用自己的真情去写,能仔细感受并能试着去回报这份母爱,便已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了。

二.自然延伸,拓展学生思路

对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孩子来说,对他们更有说服力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有时,合理使用课外材料能更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经常在讲课堂内容时“悄悄地”把文章的思路引向生活中的实事,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古代许多名人大家的作品都饱含哲理,对我们现代人也具有极重要的教育意义。记得在学到《鱼我所欲也》时,孟子主张人生而具有“羞耻之心”。我问学生:“人要有羞耻之心,所以即使饿死,也不能接受‘嗟来之食。那作为一名现代人,这份‘羞耻之心的必要性在生活中如何体现?”

学生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些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见到老人也不让座,面对大家的指责,有人竟然义正词严地说:‘大家都付两块钱,凭什么让给他坐。我觉得这种人毫无羞耻之心。”这是很多同学都有过的经历,一下子底下就讨论开了。又有同学站起来说:”前阵子班级里老是少这个那个小东西,虽然不值钱,但这种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人东西的行为也是毫无羞耻之心的体现。”这番话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赞同。接下来又有很多同学列举了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发言十分热烈。最后,我不忘适时进行教育:“的确,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毫不懂得自尊、自爱,毫无羞耻之心,这些人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既不利于别人,也最终贬低了自己的人格。作为未来建设的接班人,我们更应以此为戒,要学会尊重自己,怀着一颗羞耻之心,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适当地拓展一些课外的内容,只要用得及时,用得恰当,用得合理,精心设计,即使是抽象难懂的教学,在德育教育上一定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顺理成章,充分利用作文材料

作文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材料作文、情景作文、话题作文,其给出的材料常常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以丰富的启迪。在进行材料作文教学前,我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筛选、补充,既保证与教材同步,又能使学生从材料本身或写作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

当代中学生面对着太多的诱惑,对于学习任务不太繁重的师范生来说更是如此。最近,我选择了一则以“诱惑”为话题的材料作文让同学们完成,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谈对“诱惑”的体会。在写作指导时,我先请学生回忆自己是否受过诱惑而做了有背自己良心的事,很多同学都回答有过。有的是因为嫉妒成绩好的同学而偷偷藏起了他的作业本;有的是受不了漂亮衣服的诱惑而偷拿了父亲口袋里的钱……在讨论了一段时间后,我适时进行归纳:“看来每位同学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诱惑,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因为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贬到人间。现在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可能还是小事,但谁也不敢保证以后在面对重要抉择时这些同学能够抵住这些诱惑而做出正确的抉择。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些诱惑呢?请你们在作文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这次作文练习中,很多同学都写出了颇有见地的文章。有的主张要多听听老师和家长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毕竟懂得比我们多;有的主张遇事要多多思考,不要被一些蝇头小利冲昏头脑;等等。在总结评讲时,通过范文朗读、课外补充,师生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要明辨是非,对不良诱惑要敢于说“不”;其次,时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敲警钟;另外,看到身边的同学走进诱惑要及时给予阻止。这样,通过一次作文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把握了话题作文这种文体形式的写作手法,也对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思想的教育,让他们面对这花花世界多了一份清醒与理智。

当然,这些点点滴滴的思想教育应该是自然地融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的,它可以是一次讨论、一次练习,或是一次辩论,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而成,在学生无意中输入他们的心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吴军芳,教师,现居江苏无锡。

猜你喜欢

课外思路作文
不同思路解答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