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文化的芦笙
2009-09-28余未人
余未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628 类别:传统音乐
编号: Ⅱ-129
项目名称:芦笙音乐(侗族芦笙、苗族芒筒芦笙)
发布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丹寨苗族自治县
简介:芦笙是一种有神性的竹管乐器,在苗、侗等民族中盛行。芦笙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它们多取材于民间歌谣,音乐表现力很强。
在有芦笙的苗寨,都有一个芦笙场。一般是在寨子的中心,或是寨子的最高处。这也显示了芦笙在苗族人生活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郎德苗寨的芦笙场用石块砌成了一个铜鼓的鼓面形状,因其艺术,因其古朴,这个芦笙场已经成为苗族文化的一个“形象标志”。
在非常讲究音乐效果的黔东南苗寨,芦笙手们组织成了一个个芦笙队。一个芦笙队大多由五六支芦笙组成。那是一种音乐效果的组合。大芦笙是将笙管加高,音量放大的芦笙。吹奏起来浑厚宏亮,声音犹如铜鼓,穿透力特强,仿佛能进入层峦叠嶂的心腹。另有一种用竹子精加工成小喇叭和一个倒挂竹筒,配装在芦笙上用于扩大音量,这种芦笙也叫大芦笙,它吹奏小调时,缠绵婉转,特别动人。还有中芦笙、小芦笙。芒筒常与芦笙配用,它独有的低音给芦笙曲平添了厚重感。
19年前的一个初夏,我经历了六个半小时的徒步行走后,到达苗岭腹地雷山县方祥。入夜,苗人们扶老携幼纷纷拥出家门,在方祥小学那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上,亮起了三盏汽灯。7支长达两丈的高排芦笙仿佛直插苍穹,那一瞬间,我的心被震撼了。高排芦笙在大山深处远近驰名,据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按苗族古规,这个季节稻子孕苞了却还没有抽穗,怕惊扰了谷神,是禁吹芦笙的。我对方祥苗人的这道禁令由衷钦佩。没想到一忽儿之后,“春眠”已久的高排芦笙轰然奏响,那雄浑洪亮的乐音冲破沉寂的夏夜在山里回旋着,那是苗族同胞似火的热情。我这时只觉得芦笙是苗疆独特的、音色最美的器乐,它深沉厚重犹如大山的品格。我不禁自问,方祥苗人如此重礼,你承受得起吗?
在礼仪特别周全的西江千户苗寨,传统芦笙不是人们随便能够出手的器乐,它只能用于苗年、吃新节、鼓藏节等大型公众场合,而较为“个人化”的婚丧喜庆都与芦笙无缘。1999年以前,西江也与方祥一样,从开秧门到吃新节的50天里,芦笙必须束之高阁。休眠过后,芦笙响起,意味着西江千户苗寨神圣而欢乐的时刻来到了。在这里,芦笙是一种有神性的竹管乐器。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祭器。
67岁的宋志成是西江吹芦笙的高手,他是十五六岁开始学习吹芦笙的。当年他们一伙后生每天沉浸在芦笙的旋律中,围着会芦笙的老人转,废寝忘餐。如今,他对芦笙依然情有独钟。
传统的芦笙是6管。经过现代音乐人改良后的芦笙,被制作为16管甚至26管,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表现力,被广泛用于舞台表演上。贵州省歌舞团的东丹干是最著名的苗族芦笙演奏家、作曲家。他在民间和音乐界都富有盛名。我造访的丹寨麻鸟著名芦笙制作师傅,就以认识东丹干为荣。在音乐界已登大雅的著名芦笙乐曲有《诺德仲之歌》、《和调》、《大悲调》、《赛调》等。
苗族人的传统,是男人吹芦笙,女子舞蹈。西江从2000年起,学校里搞“芦笙进课堂”,就有女子吹芦笙了。但她们只能表演接待游客,不能进传统的芦笙场。用于表演的芦笙尽管音乐表现力大为增强,但它不具备在苗族文化中的神圣地位。信仰习惯,是芦笙文化的核。西江苗族民众普遍认可、学习传承的,还是男子吹奏的6管芦笙。一种是信仰,一种是表演。对于二者,他们是不会混淆的。
制作芦笙,是芦笙艺人们最大的乐趣。当下,流行音乐的曲目如同狂风呼啸,常常也直入人心让人感动,可它刮过后就难以留痕;而苗族芦笙的古曲,却是千载百年和风徐徐,常吹不绝。它是苗族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