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富豪办私塾,靠专做“幼儿德行教练”雄起啦!
2009-09-27李志刚
李志刚
破产富豪李广斌从朋友的叹息中悟出商机,从一个离异家长的“育儿自救”中邂逅灵感,以周末“私塾”为平台,专注于孩子的德行、礼仪教育,不仅赢得了众多家长的喝彩,还得到中国顶级幼教权威机构和国学博导的青睐与支持,更被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创业项目金奖”,成为在全球拥有50家连锁店的中国现代私塾CEO。
富豪沦为小家教:从同行的叹息声中邂逅商机
1995年,李广斌从华中师大毕业后被分到一所中学当教师。2001年股市火爆,不甘寂寞的他毅然下海,做起了股市通讯器材生意,不到两年,就成了坐宝马出入高档酒店的千万富豪。可2003年初,一些经销商背信弃义,卷款潜逃,李广斌多年的积累血本无归。为了养家糊口,他捡起老本行,做起了家教老师。
这年7月,李广斌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张总的儿子在网吧聚众斗殴被拘留了,张总的老婆被气得住进医院,有时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张总和李广斌一起下海,是多年的患难之交。
第二天,李广斌在医院见到照料妻子的张总。
原来,张总夫妻整天忙于做生意赚钱,根本没时间陪儿子,儿子成绩好就给钱奖励,成绩差就吹胡子瞪眼。上初三的孩子对父母的教导阳奉阴违,经常找借口在网吧通宵达旦地玩。这次他为了赚更多的钱上网,竟在网吧里用零花钱放高利贷,结果导致一场斗殴。
“广斌,你也知道,我们做生意的,成天忙于应酬,哪有时间管孩子啊!你是学教育的,我来投资,你创办个戒网瘾机构,帮帮孩子们吧!”张总红着眼圈一字一顿地说。
李广斌仔细一想,也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市场。就这样,在张总的资助下,他借助母校华中师大心理系、教育系的力量,与武警湖北某支队在武汉联合举办了“戒网训练营”。
2004年1月,训练营第一期开营,在父母的押送下,来自全国的18个富家子弟齐聚武汉,在训练营接受军事化管理。
李广斌与这些孩子斗智斗勇12天,效果还不错,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学会了感恩父母,开始考虑重返校园读书。但是不到3个月,一些家长又纷纷打电话给李广斌:“孩子又开始去网吧了,夜不归宿,这可怎么办啊?”
面对家长们的泣血呼唤,李广斌又一口气举办了8期训练班,没有效果免费再学。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术、精疲力竭,但结果依然令人沮丧。李广斌只得停办训练营,静下心来思考失败的原因。从与训练营孩子们的交流中,李广斌逐渐意识到:“开办戒网训练营,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其实孩子无论是染上网瘾、不懂礼貌还是有其他的坏毛病,病根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由于父母在育儿时期的缺位和错位,孩子从小就缺乏德行方面的养正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诱惑,就会因心理缺乏免疫力而沉沦。”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李广斌有良好的市场嗅觉,也意识到这里面蕴藏无限商机,但究竟采取什么方式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德行教育,他依然是一筹莫展。
点燃商机:灵感来自一位离异母亲的“育儿自救”
2004年3月,停办戒网训练营的李广斌做回了家教的老本行,去新雇主王蕙芳家“上班”。
第一天一进门,李广斌便发现雇主家的3岁男孩正在给围坐在一旁的亲戚朋友和他们的孩子泡功夫茶。李广斌惊呆了:3岁多的孩子,沏茶功夫像模像样,每一道工序都展现着古代君子的谦谦风范。
围坐在一旁的家长和孩子,就像被磁铁吸引,自觉地配合孩子的沏茶动作,兴奋地享受着3岁孩子的礼遇。茶毕送客,雇主的孩子首先站立,叩谢、递鞋、开门、引路、道别,李广斌完全被他震懵了。
李广斌和孩子的妈妈王慧芳攀谈起来。
原来,王慧芳两年前和丈夫离了婚,她要打理生意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很是担心。
去年,王慧芳和孩子回老家过春节,特意带他去了孔子的家乡——曲阜,看看能否从孔子那里找到教育方法。
聪明的王慧芳果然不虚此行,她带孩子参观完孔庙后,被孔子“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两句话深深吸引。
“懂得礼仪,学了诗书,才能立身言事。”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孩子礼仪呢?王慧芳开始了解传统文化,发现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茶道融合了很多古代礼仪,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于是,王慧芳请来茶道专家培训孩子。在孩子学茶道的同时,她了解到,孔子的《弟子规》是专门培养孩子礼仪的启蒙教材,于是高薪聘来李广斌做老师,看中的是李广斌语文教师出身,可以帮助指导孩子学《弟子规》。
正是这位单亲母亲在育儿上的良苦用心,才造就了懂事理、知礼仪的孩子。
与王慧芳攀谈后,李广斌一宿无眠,他感到找到了开启商机的金钥匙。
2006年3月,李广斌去逛书店,被一本书上的几行字深深吸引:“郭沫若5岁能读四书五经,冰心7岁读完《三国演义》,杨振宁5岁就能认3000个字。”他马上买回郭沫若、冰心、杨振宁等的人物传记仔细研读,发现这些名人大都能熟背《弟子规》,无一例外地接受过私塾教育,而正是从小打下的国学功底,为他们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是,一个计划在李广斌心中酝酿。他决心改造古代私塾,做一个全新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专门给孩子提供“修德行”“懂礼仪”等终身受用的心灵鸡汤。
在钢琴、英语等西式技术型教育日益火爆的今天,孩子德行礼仪的培养恰恰是中国幼教领域一块无人开垦的处女地,李广斌决定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宝贵机会。
改造“私塾”:专为孩子“德行修炼”提供心灵鸡汤
2006年6月,有了想法的李广斌也来到山东曲阜,虔诚地拜谒了先贤孔子。
曲阜之行让李广斌又一次灵光闪现:为什么在幼教领域“洋为中用”“西式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却没有人想到“古为今用”,打造一个中式教育的现代“私塾”,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启蒙呢?
既然是专教孩子德行、礼仪,李广斌决定先编一套融入中国德行、礼仪文化精髓的幼教课本。回到武汉,缺少资金的他只好动员老父亲挥泪卖掉唯一的住房,用卖房款和所有积蓄做为启动资金,请来文化礼仪大师、心理学权威,针对0-12岁儿童的心理,创编了一套以孩子德行、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启蒙课程体系,共有心之芽、人之初、艺国韵、文曲星、速背经典、功夫茶道、盲棋思维等12门课程。
为了营造私塾文化氛围,给孩子真实的心灵体验,李广斌费尽苦心:他的课室装修全部采用古典风格,供奉有孔子像、香炉,墙上挂上字画。他还外出定做了案几和蒲团,买来了手摇铃铛作上下课铃。
装修结束,李广斌邀请母校幼儿园的家长前来参观。家长们一进教室,恍若时光倒流至2000年前的古代私塾,个个觉得惊奇万分。一个家长突然蹦出一句:“孩子穿什么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如果孩子们穿上古代汉服,那一定能把“环境育人”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哪里去找古代汉服呢?李广斌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只能是先设计再看效果。经过层层筛选,当设计师设计出的第十二个款式穿在孩子身上时,他和所聘请的国学教授们都觉得眼前一亮:就是这样了!
最后,该给“现代私塾”起个什么名字呢?如果简单地叫“私塾”,显然不合时宜,也和现代教育格格不入;如果不叫“私塾”,那又怎么去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自己的个性呢?
李广斌冥思苦想,突然灵光闪现:“既然是儿童习练德行、学习国学的地方,简称不就是‘童学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006年8月10日,李广斌第一家现代私塾——“童学馆”隆重开馆。 一群身着汉服的孩子和教师,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大声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精华。
这个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专注于孩子德行、礼仪教育的服务机构,立刻吸引了媒体的热切关注,也成为无数家长眼中一道靓丽的“育儿风景线”。开班半年多,先后有八百多个孩子顺利从这里毕业,成为了家长交口称赞的有孝心懂礼仪的好孩子。
破产富豪宣言:我要做500家新式“德行私塾”总教练
随着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推出于丹讲论语,“国学”一下子火了,“童学馆”的发展也顺势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不到两年时间,李广斌在深圳、郑州、呼和浩特、大连、黄石等地开了8家童学馆。为了童学馆的发展,他不仅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资产,而且还举债几十万。正当他艰难经营时,社会上关于“私塾”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争论愈演愈烈,李广斌创办的“童学馆”(http://www.tongxueguan.com)一下子卷进了漩涡。
此时的李广斌孤军奋战,势单力薄,他渴望有识之士和他一起并肩战斗。
尽管来与李广斌洽谈合作的人络绎不绝,但大多被他委婉拒绝。他深知童学馆这项事业必须由有德行、热爱传统文化、有抱负的有识之士来担当,如果贸然和一些追求功利的人合作,尽管会获得眼前的利益,但最终会毁掉自己的牌子。
2008年3月,李广斌从深圳返回武汉。在飞机上,他巧遇了中国幼教教父级人物——金色摇篮集团董事长程跃博士。程跃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幼儿园品牌创立人,他的金色摇篮集团旗下有70家幼儿园,他是李广斌一直最为敬仰的人。
2008年5月,兴奋不已的李广斌如约去见程跃博士。
程博士开门见山:“中国文化其实很丰富,除了德行礼仪,你考虑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吗?”“考虑过,但是觉得如果自己做,与外面的唐诗背诵班、围棋班、书法班、国画班一样,没什么优势可言。”
程博士说:“不对。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上先进的技术手段去教,让中国文化更喜闻乐见,孩子们一定也会更喜欢。这个我可以帮助你。”
程博士接着说:“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未来中国文化一定会在世界重新夺回话语权。中国的孩子需要德行礼仪教育,外国人的孩子也同样需要,将来外国人要和我们中国人做生意,他们必须学会理解中国人的文化礼仪和为人处世准则。中国学英语热潮成就了一个新东方,全球汉文化学习热潮也能成就一个童学馆!你今年38岁,打拼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这么有激情,我决定投资童学馆。”
程跃博士一席话,在李广斌眼前赫然展现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15分钟的谈话结束了,李广斌得到了一笔几乎是救命的资本投资和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持。
如今,童学馆在全国拥有50多家加盟店。2009年2月,华中师大心理学院正式确定童学馆为“传统文化和儿童发展”研究基地,博导、院长周宗奎教授亲任课题组组长。
针对一些人的误解,周教授如此点评:“当前,一些孩子只知书,不达理,童学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韵文,引导孩子识字、修德、知礼、怡情,奠定孩子成就未来的基础。童学馆只是课外学堂,绝不是简单的私塾复古。环境施教,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传统德行和礼仪要求。”
而李广斌还在不断地前行,他要为“童学馆”打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