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情景问题探讨

2009-09-27王文利

现代教育探索 2009年20期
关键词:创设汽车情境

王文利

在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课,都有一个如何导入的问题。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好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是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切入口。

如何设计好导入这一环节,利用课前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呢?《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一种学习情景。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呢?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方法。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这一内容时,首先,安排了一个由学生全员参与的数学活动——“你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活动中,涉及到的信息只是学生们平时最最普通的生活经验,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最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要学生们说出自己最喜欢吃什么早餐,并不是件难事。很多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我最喜欢吃的是桂林米粉/面包、牛奶/糯米饭/豆浆、油条/粽子、粥……”(板书)。

就这样,在学生们主动参与的激情中,毫不费劲地就把游离在学生们脑海的零散信息收集起来了,同时也诱发了学生们进一步探究的情绪。这时,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并引出课题,顺理成章的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

二、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的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故事:“小朋友,你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在哪次比赛之中输了很不服气,于是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第二次赛跑了,我们也去看看好吗?”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小猴说:“请乌龟沿着长4米的正方形草坪跑一圈,小土沿着长5米、宽3米的长方形草坪跑一圈。”小兔说:“不公平,我跑的路线是不是比乌龟的长呀?”“小朋友你们认为怎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去猜测、辩论,有的说乌龟的路线长,有的说小兔跑的路线长,有的说路线一样长。“那么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研究本课的内容,好吗?”

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带着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从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教师不但要善于释疑,还要善于设疑。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矛盾焦点上,使他们感兴趣,动脑筋,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提出“能被3整除的数是否与能被2、5整除的数一样有同样的特征呢?”接着出现3的倍数,12、24、36、129……由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最后提问:“那么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究竟从那里着手呢?”此时的学生就象炸开的锅,有的跟同桌讨论、有的翻书找答案、有的双眉紧锁在沉思,课堂气氛一下字活跃起来,他们自觉积极的开展探索活动。

四、创设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

只有入境,才能生情。让学生溶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我们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一位教师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做开汽车动作,老师后面(也就是汽车)有4个学生。

汽车启动,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 个)。教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几个学生。汽车再启动,老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3个),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2个学生,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5个)。这样抽象出算式4+3-2=5。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探索新知中。这样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在新课导入时有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课堂教学就能更有效地进行。

(河北省康保县东关小)

猜你喜欢

创设汽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汽车的“出卖”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