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忠田:通过IPO压力测试

2009-09-25

中国经贸聚焦 2009年6期
关键词:南车铝型材香港

河 伯

与金融危机下资本退潮、财富大幅缩水形成鲜明对比,5月8日,刘忠田带领中国忠旺赴港上市,成就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5月8日,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忠旺”,1333.HK)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下称“港交所”)主板市场,首次公开发行14亿股,募资所得净额94.94亿港元(未行使超额配股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金额的IPO。董事长刘忠田持有中国忠旺40亿股股份,按照发行当日收盘价每股6.63港元计算,以265.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3亿元)的身家一举成为中国新首富。

金融危机中的“逆市探路”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全球IPO同比锐减95.7%,募资规模合计仅为19亿美元。因此,计划融资额高达15.8亿美元(约123.24亿港元)的中国忠旺IPO甫一启动,就深受关注,被投资者视为测试目前市场IPO承受能力的“压力器”。

5月8日,中国忠旺IPO挂牌首日,尽管一开盘即跌破每股7港元的发行价,所筹资金94.94亿港元相比公司预期的区间高位——123.24亿港元大幅缩水,但仍超出全球著名婴幼儿食品公司——美国美赞臣(交易代码MJN)今年2月份在纽约发行新股所筹集的8.28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金额的IPO。这一成功逆市上行的“破冰之旅”,普遍被认为意义非同一般。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称:“忠旺赴港IPO显然经过了内地监管层的同意,包含了投石问路的意味,如若忠旺IPO平稳,内地IPO开闸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久。”但从相关迹象表明,刘忠田率领中国忠旺IPO走的这步险棋,目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首先,目前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低迷,特别是铝市场供过于求;中国忠旺在4月29日招股结束前还面临着中国工商银行71.49亿H股解禁的巨大考验。有消息透露,面对如此险峻的IPO形势,刘忠田曾动摇过——在中国忠旺IPO前一个月,曾准备调低资金的募集目标至5亿美元左右;最终虽仍以3倍于此的目标登场并成功IPO,恐怕只能算是一次成功的赌博。要知道,自2008年8月中国南车集团IPO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已有7个月没有超过10亿美元的IPO。

其次,由于IPO路演、招股所得国际认购额度仅满足2倍底限,考虑到投资者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撤回订购的尴尬局面,中国忠旺不得不做出有利于保护自己的“霸王条款”措施——在4月24日的全球发售公告中称:“倘认购申请已在根据香港公开发售提交申请的截止日之前提交,则即使发售股份数目及指示性发售价范围下调,有关申请亦不可在此之后撤回。”

再次,5月8日,中国忠旺股票在港交所一亮相,股价便表现不佳——开盘价6.85港元/股,比7港元的招股价跌2.14%;全日最高成交价为每股6.93港元,收市价报每股6.63港元,跌5.29%;全日总成交量约为3.41亿股,总成交额约达22.91亿港元,列港交所成交排名第七位。而在5月7日公司公布的结果亦显示,公开发售部分的认购比率仅约68.64%。

据中国忠旺保荐人瑞银证券的说法,完全是因为受到甲型H1N1流感打击投资者认购新股热情所致。但市场分析人士却指出,这其实表明中国忠旺IPO体现的仍然是经济尚未回暖的问题,机构投资者仍比较谨慎。

作为亚洲最大的资本市场,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集中地。港交所公布的2008年全年业绩显示,到2008年12月31日,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37%,市值约61610亿港元,占总市值约60%。而自1993年至2008年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筹集资金逾12万亿港元。但自2007年,港交所融资活动从高潮回落至今仍然在低位徘徊。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年初至今,香港联交所总共有8个新股上市,发行总值约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65.80%;内地上市公司中,大多数则在接近发行价边缘游走。

4月23日,在新加坡的中国忠旺IPO路演现场,刘忠田的开场白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交通运输”。这既是中国忠旺的主打产品——工业铝型材的主要销售领域,也是这次在香港上市的卖点。“中国政府早前宣布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重点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的投入,加上各地政府推出的地方经济刺激方案,我们的工业铝型材产品将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

在中国忠旺IPO的仪式现场,刘忠田再次表示,公司正处于发展起点,认为IPO已做得不错,对公司前景抱有信心。并透露,目前自己手上有超过40万吨的订单,未来会发展更高效益产品,亦有意收购同业⋯⋯以此给股东打气。值得注意的是,瑞银证券对中国忠旺2009年31.6亿元、同比增长65%的盈利预测,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中国忠旺手握的订单情况。

但有分析认为,尽管中国忠旺是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车集团”)的重要工业铝型材提供商。在客运列车及地铁产品上2009年增长前景看好,但机械及货运列车产品的表现可能比较平庸。而且,由于产品定价机制不是很透明,担心客户会“压价”,影响中国忠旺利润。

据了解,摩根大通、瑞银及中信证券香港是此次中国忠旺IPO的联合承销商。依赖这一强大的承销团队,中国忠旺提出了区间为6.8元至8.8元之间的招股定价,以2009年预期收益计算,对应市盈率水平在10.4倍至13.5倍。这一以12倍的定价中值计算的摇晃定价结构,被香港资深金融人士指为“就像香港开发商偏爱的竹制脚手架”。

同4万亿经济刺激关系密切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忠旺集团从2007年年底就开始准备上市,2008年7月,公司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美国泰山投资集团(下称“泰山投资”)入资1亿美元,“将为企业进入国内外新市场、行业整合及合作等提供了有力的后续帮助”,但两个月后,市场急转直下,铝价大幅下跌,以至于“本来打算在2008年年中上市的,但当时市场情况不好,所以推迟至今”。

既然错过了最佳机遇,那就得找个次好的机遇。2008年年底,国务院宣布4万亿元投资计划,无疑给忠旺集团上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忠旺集团的产品主要供应运输行业,包括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政府的经济计划中,大量资金正是投放于上述领域。作为铁道部指定的少数合格供应商之一,忠旺集团客户包括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所属的多家车辆厂。

据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忠旺集团出口铝型材约7.8万吨,收入约2.75亿美元,但主要销售市场仍在国内——首都机场扩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十几个国家级重大工程,订单总额高达73亿元。

中国铁路大提速,忠旺集团又获得了铁道部下属几大机车厂的7万吨铝型材合同。接着,十大产业扶持规划也陆续出台,信贷也开始出现井喷,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对铝型材的需求突然增长。一系列国家级投资项目,成全了忠旺集团逆市IPO的美梦。

因此,无论是在新加坡的上市路演现场,还是在香港的IPO仪式上,刘忠田都多次强调,中国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中大力推动的交通运输领域的投入对中国忠旺极其有利,将获得更大的拓展空间。据刘忠田讲,2008年,中国忠旺产能实现53.5万吨,营业额突破111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亚洲最大的铝型材研发制造商,居中国铝型材行业领先地位,客户遍及中国以至全球(包括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及其他地区)。2009年年初,忠旺集团再传与中国南车、北车集团及中国主要导电轨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南车铝型材香港
一种嵌入式半空心铝型材分流模结构
香港之旅
展与拍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香港
光伏铝型材檩条机械有限元分析
中国南车 聚焦节能和新型动力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