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的政治经济学
2009-09-25秦磊
秦 磊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通过,既是两岸良性互动的政治手段,也有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和寻找新的经济引擎的考量。
在福建提出并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下称“海西”)战略5年多后,海西战略终于真正得以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5月4日中国官方媒体披露,《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已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随即,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后考察福建,高调力挺海西建设。
5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上述《意见》的完整稿,将海西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综合开放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颇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海西不单纯包括福建,也涵盖了浙江、广东、江西三省部分地区。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海西战略之所以在此刻被通过,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两岸关系的趋暖。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举就是两岸良性互动的政治手段。中央落子海西经济区,势必加快两岸经济融合。这也是两岸棋局的重要一步。
从经济层面看,利用对台前沿的优势建立两岸经济合作的崭新试验区,发展海西,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辐射内陆腹地,其区域经济战略意义不容小觑。而且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也需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两岸良性互动
海西概念最初由时任福建省长、现任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于2004年1月在福建省人代会上提出。此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纷纷到福建考察海西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被视为一个强烈的信号。海西也先后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中共十七大报告,但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意见》,却是在中央政府层面首次承认这一提法并给予支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福建省在海西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所谓“重大积极变化”,显然是指台湾“总统”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不再受“台独”势力牵制和困扰;双方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前提下,一直在务实地进行多方位交流与合作,两岸“三通”已经顺利开启,陆资入台即将变成现实;两岸关系的中短期发展趋势可望保持相对平稳。从海西获放行可以看出,北京对两岸关系的现状是比较满意的,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是乐观的。
根据台海局势变化作出的这一重大决策再次表明,北京决策层善于灵活把握时机,只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受损害,其原有的某些政策和做法都有可能作出相应的调整。
另有分析称,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联系,亦是中央政府和台北当局的共同意愿。就台北当局而言,主要的动机和目的是为岛内长期停滞的经济谋出路,以避免进一步被边缘化。就北京中央政府而言,主要的动机和目的是打造联结两岸以遏止“台独”分裂势力的经济基础。建设与台湾一水相隔的海西经济区,不仅是为了以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的成就来向台湾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吸引台湾企业家前来投资,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针对台湾有不少人认为海西是要让台湾“地方化”、“香港化”,视此为中共统战阴谋,台湾《联合报》文章表示,大陆经济崛起,台湾与其被动担忧产业空洞化、经济边缘化,不如主动积极参与大陆发展契机与市场,利用彼岸相对质优价廉的丰沛劳动力与广阔市场,达到两岸共存共荣发展。
新的经济引擎
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同时有着着眼于全国经济战略布局的考量。在目前中央集权的背景下,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此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中央都已进行了部署。海西连接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中国外部需求的急速萎缩,珠三角、长三角等老牌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打击,国内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专家表示,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抵御经济危机的优势之一就是,当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遇到阻力后,还有其他新的增长点能够培育。尽管海西等新兴经济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其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分析,在一轮刺激经济的“4万亿”方案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之后,近期中央已开始转向区域发展政策调整,连续公布了上海和浦东的发展政策、海西经济区加速建设政策,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也已获批。这正是中南海思路调整,以区域振兴以点带面,为经济增加新动力的重要举措。
对于中国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上海,中央连发两招,先是将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即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又把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解决浦东土地、人口等发展制约。继为上海加力之后,此次又为海西升位,以之为桥头堡,打开两岸经济的产业和市场对接之路,而长期平淡的福建经济,也因此获得新生机。
再就是深圳,深圳综改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以“先行先试”权,通过“深港联动”,共建物流、贸易、创新及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等五大全球中心。此举既有稳定香港发展之心,又有扶持深圳更上层楼之意,还为珠三角的全面转型创造新的空间。更深远一点的意义,则是在经济发展、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上,摸索出新的道路,为全国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起示范作用。
由此可见,上海打的是“中心牌”,福建打的是“台湾牌”,深圳打的是“香港牌”。三张牌打出,首先产生刺激区域发展的作用,上海是由大浦东至大上海,再辐射到长三角;海西不仅可以带动福建全省,更西至广东潮汕、北连浙江温州,衔接长三角和珠三角;至于深圳,则影响着珠三角乃至泛珠地区。区域经济振兴和加快发展,最后产生的是对整体经济的贡献。近期来看,刺激了今年的“保增长”,长远而言,又为中长期发展打下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基础,带来新的动力。此外,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案可由此破题,诸如人民币跨境结算、流通体系便利化、内外贸一体化等试验,将顺利展开,对中国整体经济体制的改革,将产生积极的推动。
不过,也有观点指,海西经济区获批尽管对福建等地是个利好,但对此不能抱太高的期望。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区域从自身利益出发,想尽办法向中央政府要政策。中央为了平衡地方利益,只好作出妥协,到最后政策照顾区过多时,也就体现不出多少特殊性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已达9500亿元,可以想象,中央对海西更多的是给政策,而很难给资金,且在目前大幅减税的背景下,中央能够给的政策也有限。
福建重新发牌
过去,福建发展滞后普遍被外界认为是因为当地领导讲政治多于讲经济,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包夹之下,福建边缘化的倾向日显。海西战略的提出,为其赢得了重新发牌的机会。
借助持续升温的“海西经济区效应”,福建今年将大力发展闽台直航航线,加快对台客货运码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福建打造成两岸“三通”综合枢纽和主通道。
国务院《意见》指出,将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鼓励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允许国家禁止之外、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各类台商投资项目在海西经济区落地。信息、石化、机械等产业,被列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央还承诺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尤其是对具有全国或区域意义、有助于形成海西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项目,在项目布点与审批、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分析认为,眼下正是台湾产业升级和转移的时期,以光电产业为例,众多台湾厂商受岛内上游硅料产能不足的限制,向大陆转移趋势明显。福建太阳能、硅石资源丰富,现有光电企业超过150家,LED和光伏产业产值去年超过100亿元,发展规模跃居大陆前列。在石化方面,福建也已具备承接台湾石化工业转移的能力,尤其是泉港区作为海西石化主导产业龙头基地,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承接台湾石化产业转移。
除了重点推进产业的直接效应外,据报道,5月12日福建已宣布将在平潭岛建立两岸合作的试验区,该合作区将可望争取第一个实行对台自由贸易区政策。同时,福建将为平潭岛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推动加工出口和保税物流等业务。平潭岛是中国第五大岛,与台湾新竹相距只有68海里。
金融也是另一个绕不开的环节。此前,4月26日第三次“陈江会”已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意见》写入优先批准台资金融机构在福建设分立机构或参股银行、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等内容,意味着福建将成为落实两岸金融合作“最优先”的窗口。专家称,海西经济区在两岸货币兑换和流通等方面已有相当基础,如果能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包括放宽台资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门槛、人民币业务经营范围,先行探索,比较可行。
据悉,在闽台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占约95%,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产业,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岸金融开通后,台资金融机构可直接为台商提供金融服务,有助于台商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及早摆脱危机。海西经济区的金融业也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