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

2009-09-24许昆鹏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高职教学方法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各类院校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经济现象缺乏观察与了解,具有重实践、轻理论等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应根据这些特点而开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俗简明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关键词: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因其在西方经济学科的基础性地位及对家庭、厂商、政府等经济主体的指导作用,成为各类院校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经济现象缺乏观察与了解,重实践、轻理论。那么,如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呢?近年来,笔者通过教学研究及实践,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心得。

通俗简明教学——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在经济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或因不同的价值观而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了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数学方法的应用也让经济学的分析过程显得颇为抽象。对初学者而言,往往感到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降低学习的难度,要从直观性、趣味性和易于理解的角度讲授《西方经济学》,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其经济思维能力。

首先,《西方经济学》知识点较多,学生往往感到纷繁复杂,摸不着头绪。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应该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有个总体上的把握。同时,在介绍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的方法。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但须注意,在向学生讲解时,要遵循由简到繁的步骤,先从消费者和厂商两方面开始,然后逐渐引入政府和国外方面,具体见图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即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围绕如何实现这些经济目标而展开,具体见图2。

其次,《西方经济学》诸问题的分析涉及不同的理论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流派之间存在着诸多分歧,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时还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所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讲清楚不同理论流派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假设条件、分析方法等。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要点。例如,“效用论”中既涉及基数效用论也涉及序数效用论,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两种理论是在不同的时期产生的——基数效用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被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并且在现代微观经济学里,通常使用的是序数效用的概念;再如,在讲解凯恩斯的诸理论之前,要把凯恩斯理论体系产生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发展历程(20世纪30~60年代行之有效→70年代的大滞胀导致其遭到反对→新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及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效需求原理、关于货币本质与特征的论述、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等)一一介绍给学生,否则凯恩斯理论中的许多观点都会令学生难以理解。

再次,《西方经济学》有许多易混淆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则要通过有趣的例子和思考题让学生理解掌握。例如,讲解GDP和GNP的区别时,在讲完各自的概念之后,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目:“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 )国的GNP,但不计入( )国的GDP,而计入( )国的GDP;一个在美国开设公司的日本老板获得的利润是( )国GNP的一部分,不是( )国GNP的一部分,但是( )国GDP的一部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回答这个题目并且很快就掌握了GDP和GNP的区别。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能力

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也就是说,学习经济学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获得某些结论,而在于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状况和了解经济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联系实际,选择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就在身边,培养他们观察经济现象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在讲解“供求理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近几年我国猪肉大幅涨价的原因,年初的雪灾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等问题;在讲解“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现象:“为什么大家在离开教室之前很少会主动关掉教室的灯,而在离开家门之前则会主动关掉家里的灯”;在讲“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我国目前CPI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在讲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央行有时会加息,有时会降息,这些政策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美国政府要提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等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可以使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使《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供给理论、成本论、市场结构理论、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都成为他们经常探讨的话题。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使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科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努力做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结合,使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自主科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力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的结合讲授法是教育史上最悠久的教学方法之一,具有不可否定的优点。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一定时间的课堂讲授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又绝不能满堂灌,讲授一定要与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有效地结合起来。课堂讨论主要应选择那些与现实联系较密切的教学内容。在讲完相关理论之后,组织专题讨论,先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工作情境的描述,对案例具体生动的演示,帮助学生说明、验证、消化某种理论,巩固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通过合作与交流、辩论与对话,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特殊情境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因其趣味性、针对性及参与性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时,笔者首先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共政策进行了系统讲解,然后选择“非洲的增长”为案例,让学生扮演非洲国家的领导者,对非洲经济增长中的困境进行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解决对策。在讨论结束之后,笔者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学生不但消化了所学的理论,而且提高了表达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主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科研是对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种综合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特点,适当开展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首先,笔者根据经济热点问题设定好题目并做相应的指导,然后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研究方案,并在课堂上对其研究方案答辩,最后,笔者对学生的研究方案予以点评。实践表明,自主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全面考虑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元鹏.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吴强.刍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及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2008,(3).

作者简介:

许昆鹏(1975—),女,河南商丘人,管理学博士,武汉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投资、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责任编辑:洪雁)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高职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