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2009-09-24江兰天
江兰天
【摘要】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习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以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形式为手段,形成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会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从近年会计专业就业市场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上岗适应能力快的毕业生,但实际上会计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把握水平差,尤其是对会计实务的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切实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及动手能力,各有关院校都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但是目前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相脱节的现象。如校内会计模拟实验虽然采取模拟仿真的形式,但由于存在实验材料的单一、实验方式的单调等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持久,实验效果差。校外实习虽可以弥补校内模拟实验的不足,但由于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数有限,校外实习安排较困难。即使已经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相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分别设置了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在教学环节中,会计手工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却相互脱节。手工实验结果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进一步验证,二者的有机关联及相互印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三)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较弱
目前高校的会计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且大多数高校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会计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少,实验课时明显不足,实践环节系统性较差,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习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以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形式为手段,形成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如下图:
(一)实验环节
实验环节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组成。实验环节一般结合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可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或于课程结束后进行。
1. 课程实验
会计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和《审计学》等课程。每门课程都可以在教学中或教学后进行相关课程的实验,通过实验能够将每门课程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中,从而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基本动手能力的目的。
课程实验的实施可采取单项实验或整体实验两种形式。单项实验一般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的章节为实验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验。整体实验一般在课程结束后,以课程系统理论知识为实验单位进行较综合的实验,以强化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在一门课程中可分别采取两种单独的实验方式,也可采取两种实验方式结合的形式。
比如在《初级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等单项实验,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设计一整套关于企业账务处理流程的整体实验,让学生完成从建新账开始,到处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会计业务。
又如在《成本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各种费用分配表的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产品成本计算表的编制等单项实验,又可于课程结束后设计一套运用所学的成本计算方法,完成从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到产品成本计算的整体实验。
2. 课程设计
在《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学》等课程结束后可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强调“知识点”的巩固和训练,强调“知识线”的贯通,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通过《财务管理学》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知识要点,把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务结合起来,强化理解理论知识,熟悉各种理财技巧和方法,对财务管理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
3. 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一般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之后进行,通过综合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企业全面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实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实验资料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和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实验;第三部分,根据前两部分实验资料进行审计实验。因此,综合试验的内容可涵盖《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多门会计专业课程。
综合实验可采取个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方式。个人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单独完成全部模拟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是在实验时将学生分组,在每组中按照会计各岗位的分工情况,进行分岗位操作。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二)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要求必须在校外进行,通过校外实习弥补校内实验环节的不足,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管理和审计。实习环节主要分为认识实习、业务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并结合实验环节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安排具体的实习时间。如在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同时,安排对应的认识或业务实习,在课程综合实验后即安排毕业实习等,形成校内与校外、实验与实习相互交错的实践模式。
认识实习是在学生学完了《初级会计学》之后进行的,主要是了解企业的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主要方式是:首先参观企业生产工艺过程,请财务主管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核算特点;其次要求学生必须到企业动手实践。认识实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规模;企业主要生产何种产品,主要生产过程怎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如何;企业采用何种记账程序和记账方法等。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账簿的使用方法,了解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和基本会计报表,为今后学习《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课程打下基础。
业务实习在学生学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学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之后,基本已掌握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准则,掌握各类型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方法。通常以分散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各类型企业单位进行会计实习,主要实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财务管理等内容,了解物资流转及资金周转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核算特点,会计电算化应用情况。通过业务实习,学生应会设账、建账;会对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报表;能够根据报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等。
毕业实习在学生毕业之前进行,往往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实习。可以分散方式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事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会计实习,主要实习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财务管理、审计等内容。毕业实习的目的其一是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在实习中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其二是学生可以根据将来的就业方向有选择的进行实习,既深入实习了某一领域也为将来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比如,如果将来要到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那么毕业实习就可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如果就业单位已经确定,就可以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为毕业后即能上岗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校外实习,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财务及审计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现行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科研环节
科研环节是对会计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深化,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提升。通常可以通过诸如毕业论文写作、开展社会调研或实践、参加科研活动等方式进行。
毕业论文写作是考察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计学专业各课程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理解课程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008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会计专业学生应进行必要的社会调研和实践。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了解专业动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通过开展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素质和能力。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参加诸如“创业计划大赛”等形式的全国性比赛活动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
通过科研环节,学生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专业人才。
三、新体系下会计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教学体系设计的目的,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必须注意将会计手工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紧密结合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必须改变会计手工实验和电算化实验相脱节的现象,使两者融为一体。具体做法有先后实验和平行实验两种。先后实验是首先做手工实验,然后再做电算化实验,即在手工实验核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电算化实验。实验材料从原始凭证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都采用相同数据。平行实验是在手工实验的同时同步进行电算化实验。在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紧密结合下,学生不仅掌握了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同时熟悉了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处理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必须建立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会计实验教学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实验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验师资问题,学校可以选择那些具备理论与实践素质要求的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同时,为实验教师创造有利条件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去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其实践工作经验。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校外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给教师做培训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必须注意将校外实习和科研环节落到实处
为了保证实习环节和科研环节的实践效果,必须建立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践教学单位,包括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彻底解决学生实习安排难的问题,使学生校外实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校外实习和科研环节的过程监控和实践成果的评定,使校外实践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荣. 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6).
[2] 杨火青.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实验体系初探[J]. 中国农业会计, 2007,(7).
[3] 田巧娣. 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 财会月刊(综合),2007,(5).
[4] 胡克琼,杨侃. 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财会月刊(综合),2007,(10).
[5] 孙洪哲,李少波,王莉敏. 会计实习模式改革的探讨[J]. 农业经济,2006,(8).
[6] 盛均全,袁继安,孙灿明. 对会计学计算机模拟实习的几点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