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村官”的八大“误读”
2009-09-24文白
文 白
如今,我国多个省份的农村都在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兴未艾的“大学生村官”现象,由此引发的种种议论众说纷纭,有赞赏,也有反对。赞赏的声音固然不错,而反对的声音同样言之灼灼,发人深省,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对“大学生村官”现象的担忧。而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研究,笔者发现,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大学生村官”,综合各方面的误读加以解析,有助于社会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村官”。
误读一:“大学生村官”的产生,将加重农民的负担。
解析:实际上,“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并非由村里负责,而是由各级财政负责的,“大学生村官”没有拿村里一分工资,因此不会增加当地农民的负担。
误读二:“大学生村官”是“一群没有出息、找不到工作来村里混饭吃的人”。
解析:事实上,大学生当“村官”的门槛并不低,必须是品学兼优、表现出色的,而且经过严格考核的学生才有机会。从全国来看,每年都有五六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如果每年选派一二万“大学生村官”,也得百里挑一。
误读三:“大学生村官”是“官”,属于公务员。
解析:实际上,“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要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专门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务,是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不是党员的就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其中的一些人经过法定程序也可以担任村支书或村主任。
误读四:指定大学生当“村官”的做法不合法。
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选派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组织负责人的“助理”,是一种智力支农的措施,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
误读五:大学生当“村官”需要三分“匪气”,七分“霸气”。
解析:这种说法明显低估了农民的素质。大多数农民群众都是很善良的,对大学生是友好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从内心里尊重农民,和他们谈心交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爱戴,不需要“匪气”、“霸气”。
误读六:“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没有用,办不成事。
解析:的确,农村需要的是有能力、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非高学历却没有社会经验的人。大多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满足农村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也要看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市场经济。如今,已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帮助农民和村干部学电脑、学技术、维权、传授市场经济知识等,已经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和农民致富的科技带头人。
误读七:大学生当“村官”是在浪费人才。
解析:大学生当“村官”是给真正有“才”之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如果能够密切结合当地实际,用好用活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创业成功的概率相对要大一些,这方面不乏成功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当村官,使我们国家有了一大批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真正了解基层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形成向中高层领导岗位输送人才的干部培养链,使国家的执政团队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误读八:大学生把当“村官”作“跳板”。
解析:对此,各地都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激励机制、淘汰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尽力使大学生“村官”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当然,这些措施还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完善。今后,地方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如何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与成长进步,怎样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