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宁河
2009-09-24韩大勇
天津市宁河县位于天津市东北部,地处京津唐大城市圈中间地带,面向广阔的华北、东北平原,全县辖11个镇、3个乡,有283个自然村,人口3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近年来,宁河县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宁河县教育局坚持“校舍楼房化、校园花园化、装备现代化”的标准要求,进行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中小学从1996年的261所调整到现在的141所。2008年,宁河县完成了天津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全县中小学都接入宽带,建成20个小型校园网,启用了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宁河县教育局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宁河县新建的学校和处于边远农村的学校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2009年新建成的宁河县第三幼儿园、2008年重新修建的宁河县幼儿园和处于宁河县边远地区的宁河县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宁河县东棘坨镇赵本小学、宁河县造甲城中学。
宁河县第三幼儿园:细节决定成败
记者走访的第一站是宁河县第三幼儿园。这所新建幼儿园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63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200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宁河三幼突出艺术启蒙特色,强调细节化管理和人文化教育。
对于一所新建幼儿园,起初,许多人对其发展都充满忧虑。作为园长的马森林也倍感责任重大:“我接过的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园所,同时也接过领导们对我的信任和家长们对我的深切期望。因为三幼是新建园,新上岗的教师,第一次入园的幼儿,这样的‘全新组合带给我们的是无形的压力,当然这也是一种动力。我相信我们能够把三幼办好!”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宁河三幼就成为宁河县响当当的一个教育品牌。一时间,三幼门庭若市,家长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往三幼送。一所建园不到半年的幼儿园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赢得幼儿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三幼的教育工作者到底有什么”高招“?随着记者采访的不断深入,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来到宁河三幼,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幼儿园对安全管理的重视。马园长出来迎接,我们才得以顺利进入幼儿园。马园长说:“我们必须做到从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大门开始,就能令其进入到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中。”首先,安保人员每天在幼儿到来之前检查好各班和各功能教室的安全,然后才能打开大门迎接幼儿的到来;中午休息时,确保没有人能打扰幼儿的休息;晚上,当所有幼儿离园后,安保人员再次逐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幼儿在园期间,任何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入园,不得随便接触幼儿。对于接、送幼儿的安全问题,幼儿园制订了制度,并要求幼儿家长配合,以求得家园教育、管理同步,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幼儿园所有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每天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各项卫生工作,确保幼儿的卫生安全。幼儿园的食堂工作人员,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及身体营养需求,每天精心准备幼儿饮食,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科学。
在宁河三幼,我们能切实感受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分量:档案柜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几十个文件夹、公告栏里贴有每个班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每周的工作计划、每个幼儿的出勤情况……各种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幼儿园在建园伊始就重点强调工作的细化,如在日常工作流程中教师的站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饭量、饮水量、大便次数、小便颜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等。让记者感触颇深的是,在宁河三幼,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能责任到人,还能做到有检查、有落实。宁河三幼能让每一个教师工作起来任务明确、目标清晰。在工作中,大家能统一思想和认识,步调一致地直奔“主题”,这让年轻的教师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更是全力以赴带领本组教师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并强化每一个工作细节,使各班的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宁河三幼的领导和教师都形成了一种习惯:前一天晚上务必把明天要做的事捋顺,列出要点,第二天再逐项落实,哪个地方要注意什么问题,每个人都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宁河三幼的教师而言,缺乏经验是现实,但转变观念是根本。幼儿园以岗前培训为契机,通过培训提升了教师的手工、舞蹈、声乐、电子琴、绘画、书法、语言等基本技能,转变了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的观念;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眼界、学习经验。自开园以来,幼儿园把每周三定为教研日,每个教师把一周的成败得失进行交流、汇报,寻找策略,寻求帮助,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例如,某班教师因为管理经验缺乏,出现了幼儿之间抓、挠事件,使得教师非常苦恼。于是,该班教师就主动在教研中进行交流,寻求策略方法,积极改进自身工作。通过交流和学习,这个班教师的管理水平迅速提升,类似事件再也没发生过,同时还带动了班内其他方面的进步。
在宁河三幼,教师们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发幼儿的智力,挖掘幼儿的潜力,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玩,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此外,幼儿园还制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利用合理的“一日流程”,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说普通话的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午睡习惯、不挑食习惯、节俭习惯等。
宁河三幼还充分利用师资的优势打造艺术课品牌。幼儿园开设了声乐、舞蹈、美术、打击乐、电子琴等课程,无论是在半日开放活动中,还是在节日联欢中,幼儿们在艺术氛围里表现出的童真、童趣、精神面貌、审美情趣、创新思维,都让幼儿家长们感受到幼儿的快乐发展。由此我们也能寻找到为什么新建园招生场面异常火爆的答案了。
宁河县幼儿园:发挥辐射作用,开展绿色教育
记者走访的第二站是宁河县幼儿园。和宁河三幼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宁河县幼儿园历史悠久。该园始建于1956年6月,是宁河县最早的一所国办幼儿园。2008年1月,幼儿园新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园规模进一步扩大,建筑面积2718平方米,主教学楼三层,有9个教学班,有3~6岁幼儿270余人。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作为宁河县最早的一所国办幼儿园,宁河县幼儿园独具特色,其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巨大优势。在建园以来的53年中,宁河县幼儿园不仅培养了大批的幼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园特色,还充分发挥了国办幼儿园的优势和辐射作用,通过与对口乡、镇园“交流、合作”达到共赢,以“送教下乡”“相互观摩”“展示活动”等几种形式为主要辅导方式,认真组织乡镇对口幼儿园教师的业务辅导工作,发挥了宁河县幼儿园作为中心幼儿园在传播先进幼教理念、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上的示范和先导作用。
谈到宁河县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园长李德敏说:“当前,农村幼儿园普遍规模小、条件差、设备简陋,许多幼儿园日常管理还不规范,教学随意性大,‘小学化、‘放羊式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有些幼儿园师资更换频繁,难以形成教学模式与特色。针对这些情况,宁河县教育局制定了国办幼儿园与对口乡镇幼儿园‘结对子的措施,以促进宁河县学前教育全面、规范地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我园积极响应号召,并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指导理论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我们做到指导全方位,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实践等内容的全方位;上取下送、集体分散、网络快递等渠道的全方位。我们做到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对象、有过程、有方法、有成效。一是加强教学常规指导。业务园长下乡指导说课评课,交流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解答。二是扩大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园安排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加强教学交流。我园组织的开放日、公开课等活动,都邀请‘结对园教师来园观摩、听课,课后进行现场评课。在各种活动过程中,我园与‘结对园之间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到了‘互惠双赢的效果。”
近年来,宁河县幼儿园坚持以“绿”为主题,开展“绿色教育”,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园本特色。根据园内的实际情况,开展“我是绿色小主人”活动。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按照幼儿年龄班的不同,开展不同的活动。小班的幼儿以“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从爱惜粮食、不乱扔纸屑等小事做起。中班的幼儿以“爱护家园”为主题,制作墙饰,建立“我们的种植角”。大班的幼儿开展“请节约每一滴水”的倡议活动;有的班开展“请将废旧电池放进回收宝宝盒”的巡回宣传,幼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回收宝宝盒,以木偶表演的形式到各班巡回宣传。在宁河县幼儿园,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到“绿色活动”之中,从小形成“绿色思维”。宁河县幼儿园的教师总能抓住时机,开展各种各样的专题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和环境变化,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有沙尘暴,沙尘暴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怎样才能治理沙尘暴,为什么植物能抵御风沙……在活动中,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性。
宁河县幼儿园的教育有特色,是与幼儿园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开展园本教研分不开的。教师们通过参与式学习、分工式学习、听专家讲座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针对课改实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促使广大教师研究、反思、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完善。2008年,幼儿园以县级优秀教育活动评比为契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同年,幼儿园2个班的6名教师代表宁河县参加了天津市第七届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比,3人获得市级一等奖,3人获得市级二等奖。
53年的发展史成就了宁河县幼儿园,也为那些有点“老”的幼儿园提供了现实的发展蓝本。
宁河县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个性”是农村小学的声誉之本
记者走访的第三站是宁河县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紧邻河北省,地处三县交界之地,是宁河县东北部比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有学生317人,教师27人。
王士勋是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校长。在刚刚当校长的时候,王士勋内心感觉“事务千头万绪,管理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他多方调研,广开言路,最终拟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从管理入手,发展学校特色。王士勋认为“个性”是农村小学的声誉之本,只有培养、发展学校“个性”,办学才能办出个名堂来。但是,怎样培养和发展学校“个性”呢?当时的东魏甸中心小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方面都很薄弱,思来想去,自幼喜爱文学的王士勋决定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学校特色来发展。于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1999年,学校成立了“晨晖文学社”,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文学爱好者和习作新秀”。
“晨晖文学社”成立后,为培养、发展特色,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要求语文教师身体力行,按照教学单元写好“下水”作文,并根据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做好作文辅导和讲评工作。二是要求学生写好周记,并形成习惯,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三是开展“走近身边,走进家乡”活动,培养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习惯。四是定期开展作文竞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五是广辟渠道,为学生搭建展示优秀作文的平台。
2004年,学校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改“晨晖文学社”为“新欣文学社”,并制定了《“新欣文学社”管理制度》,管理日趋正规,使文学社进一步向各班各年级延伸。《新欣报》是“新欣文学社”主办的综合性文学刊物,于2004年3月20日创刊。“新欣文学社”本着“激发写作兴趣,活跃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宗旨,坚持“传播校园文化,培养文学新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学校通过办板报和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通过开展演讲、各类竞赛等多种活动,展示学生的成果;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通过组织教师专题讲座等活动,充实学生写作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写作。多年来,先后参加“新欣文学社”的社员有200余人,文学社与《今晚报》、《作文报》、《作文周刊》等报刊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广泛交流。目前,已有多名学生在各种级别的作文比赛中获奖,有多名学生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带动了学校整体发展,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也在逐年提高。
一所不起眼的边远农村小学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不断超越自我,让记者又想起王士勋校长的那句话:“个性”是农村小学的声誉之本。
宁河县东棘坨镇赵本小学:打造师生成长的精神乐园
记者走访的第四站是宁河县东棘坨镇赵本小学。赵本小学始建于1984年,也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2008年9月,原杨付中心校合并至赵本小学,合并后的赵本小学共服务周边12个自然村。2008年12月,学校搬入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39平方米。新校区建筑新颖美观,布局合理,是一所既具地方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2人,学生530人。
记者来到赵本小学时,正赶上渤海银行捐助的“爱心书屋”揭牌,从此,赵本小学有了一个拥有大量图书的图书室。陈胜,31岁,1997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07年9月任赵本小学校长,曾获宁河县师德先进个人、百名教育科研带头人、小学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天津市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和天津市第二届青年校长学术论坛中获二等奖。在和这位年轻校长的交谈中,记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教育的激情与思考。
陈胜校长深有感触地说:“2008年12月,新校区投入使用,学校环境焕然一新,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更将永远铭记党和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所有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帮助。因为感恩,所以助人;因为助人,所以快乐。这已成为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为了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灵,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形成感恩文化,。
赵本小学对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先从感激父母做起。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体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和为子女的无私付出,从而感激父母,走近父母,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现。学校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以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还开展学生相互感谢帮助之恩活动,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悟出道理,渐渐懂得同学间应该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安慰。学校把感恩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将感恩教育作为课堂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搬进新校区后,陈校长经常对教师们讲:“如果思想观念无法改变,就是给我们一座宫殿,我们也只是原地踏步,不会有所作为。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们会愧对所有关心我们的领导、爱心人士以及家乡的父老。昔日的赵本小学是宁河教育的短板,改变是必须的。”如何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赵本小学注入生机与活力呢?陈胜校长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行动。以前,教师总把学生的考试分数看得格外重,并且把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尺子。为改变这一现状,赵本小学首先改进对教师考核评价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强调“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陈校长以本校毕业学生的发展状况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成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分数只能说明一时,不能判定一世。逐渐地,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和行动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总认为那些课上不安分、课下不守规矩的学生多半成才无望,也常用“镇压”的方式对待他们。对此,陈校长说:“我要求每个教师要换位思考,引导教师想一想自己的老同学是否是当年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要帮助教师走出‘循规蹈矩的误区,更新思想观念是关键,正确引导学生才是最终目的。我们强调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压抑任何一个学生的天性。其实,调皮也是一种智慧的闪光,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其发扬光大。”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赵本小学从加强师德建设着手,让良好的师德成为教师建功立业之本。一方面,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师德认识。为了让教师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学校开设了“师德辩论课堂”,针对师德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辩论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对自身的责任、义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建立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学生评相结合的师德评价体系,用制度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虽然是综合评价体系,但赵本小学将教师自评的权重提高,陈校长解释说:“真正的管理是自我约束,师德呼唤的是‘爱心,爱心需要自我境界的提升而不是强制管理。我们倡导师爱要静静地流淌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落实在每天面对学生的言行中。”
为调动教师读书学习的积极性,赵本小学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尤其在思想上不给教师过多压力,让教师能在业余时间静心读书。学校依据教师个人爱好为他们订阅了各类书刊报纸,还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读书学习,浏览丰富多彩的信息。
虽然赵本小学地处偏远农村,但这里的教师并不封闭;虽然学校的师资水平和一些传统强校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里提倡民主、开放、多元,重视集体智慧,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在赵本小学的所见所闻,让记者体会到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探索。
宁河县造甲城中学:让星光洒满校园
记者走访的第五站是宁河县造甲城中学。造甲城中学坐落于宁河县造甲城镇造甲村东,1994年10月建校并投入使用。学校现有学生607人,教师50人,85%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学校秉承“星光灿烂满校园”的办学理念和“每天进步一点点,幸福快乐每一天”的教育思想,踏踏实实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一方教育净土。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宁河县造甲城中学的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育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随着校园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优化,学校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造甲城中学校长冯建国一直在思考学校发展的问题。冯校长在业余时间阅读了《魅力校长的修炼》、《治校之道》、《给校长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中国名校长管理奇迹》、《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他积极进行调研活动,完成了调查报告《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解决策略》和论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他积极参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等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的调研让冯校长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冯校长认为必须让教师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职业的幸福感。为此,造甲城中学开展了“感动中学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评选活动采用领导与教师互评、教师之间互评、学生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实现全员参与,规范操作方式。“感动中学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冯杰,造甲城中学连续两届“感动中学的优秀教师”。当上班主任后,她每天早来晚走,一心扑在事业上,优秀教师享有的每月一次的公假,她一次也没有用过。婆婆说她是个狠心的妈妈,可她心中想的是班里的40多个孩子。班里有全校闻名的“差生”,可她坚信只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爱,就能成功转化他们。果然,教育“奇迹”在她的班里接连出现,“差生”都变成了好学生。今年4月,她因声带息肉,医院要求进行手术治疗,她没同意,因为一旦手术就要禁声两个星期。她舍不得自己的学生,她要坚持做好毕业班最后两个月的工作,把学生高高兴兴地送走之后再做手术。
李春兰,造甲城中学“感动中学的优秀教师”。虽然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但是由于学校物理教师缺编,于是李春兰服从学校安排,成为一名物理教师。为了教好物理课,李春兰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物理专业书籍,还参加了物理本科班学习。在怀孕期间,李春兰克服个人困难,和其他同事一样,每周上满14节课。由于坚持站着给学生上课,李春兰的腿和脚出现水肿,医生建议静养,但她仍咬紧牙坚持着。学生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教师节的时候,李春兰收到了学生送的贺卡,上面画有一个小天使,学生祝福李春兰拥有一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宝宝。农村的中学生大多不善言谈,但他们真诚、纯洁的心灵深深地感动了李春兰。她深有感触地说:“当一个教师的付出被学生认可的时候,是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当我听到学生们真挚的表白时,我深知自己已经与乡村教育融为一体,我要把教师这一职业作为终身投入的事业去好好经营。我不能愧对这片土地的厚重,不能愧对诚恳、憨厚的学生的信任。”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创新能力,造甲城中学开展了“希望之星”优秀课教师评选活动。自2006年至今,学校已成功组织了三届评选活动。每届评选活动历时一学年,活动内容包括讲课、说课、答辩、业务考核、学生成绩五个方面。每次听课结束后,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三届评选活动共有25人获得“希望之星”优秀课教师称号,李学斌、李春兰、杨建娣3名教师3次蝉联“希望之星”优秀课教师称号。“希望之星”优秀课教师评选活动增强了学校教师的“精品课”意识,促进了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凝聚力也增强了。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造甲城中学还开展了“十星好少年”的评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分十项对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学校的优秀之星、进步之星、守纪之星、礼仪之星、乐群之星、孝顺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健康之星。造甲城中学开展的“十星好少年”评选活动为准确地评价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标准和方式。
造甲城中学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教育净土,这里没有喧嚣和浮躁,没有功利和虚名,有的是纯朴与善良、勤劳与敬业。在这方教育净土上,同样星光熠熠,同样群星璀璨。
记者走访的宁河县第三幼儿园、宁河县幼儿园、岳龙镇东魏甸中心小学、东棘坨镇赵本小学、造甲城中学,或新建校,或改建校,或边远农村校,它们只是宁河县众多学校中不起眼的几所学校。但就是这样几所不起眼的学校,同样办得有特色、有内涵。见微知著,“微观”的教育世界里,同样孕育着精彩。质朴、踏实、厚重的宁河教育,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韩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