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的银行国有化

2009-09-23朱苏明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国有化金融危机商业银行

朱苏明

摘 要:文章分析了银行国有化的背景,介绍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国有化,探讨国有化中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国有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178-02

一、银行国有化的背景

1.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现状。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机动性更强、市场敏感度更强的金融类机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资本供应者的角色。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资本市场俨然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经济膨胀的时候“推波助澜”,在经济萎缩的时候“落井下石”。银行、证券等金融单位在此轮经济危机中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风口浪尖上,丑陋的不但是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曾经引以为豪的金融信用和金融道德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

治标先治本,斩草要除根,各个国家纷纷开始把改革的箭头指向了此轮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机构,在一部分经济学家和政界权威的建议下,“银行国有化”成为了拉开此次改革大幕的重要手段之一。

2.国有化和银行国有化的定义及影响。广义的国有化是指国家将私人企业的生产资料收归国家所有的过程。所谓银行国有化,是指政府接管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直接负责银行的日常运营。

较为原始的方式是国家通过政治手段对银行进行强制的接管,银行的原有控制者将得不到或得到与实际价值完全不匹配的补偿。当前的银行国有化主要是根据公司所有权变更的相关法则和规定,通过以约定的价格购买相应的股份来实现股权的转移,当国家或具有国有背景的资产管理机构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时,银行国有化便得到了实现。这是欧美国家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实现“银行国有化”的方式。

银行在完成国有化后,对于普通消费者和银行所有者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天壤之别的。

银行的国有化意味着国家将会扮演所有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双重角色。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迅速的通过银行蔓延到这个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避免原有的政府与银行间的政策博弈造成的滞后效应。因为政府承担着最强有力的资金供应者和信用保护者的责任,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普通消费者的存款将继续得到保护,而强大资金支持的贷款条款也将进一步得到放松,成本也将相应的降低。

另一方面,银行的国有化通常是伴随着资产和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因为政府的着眼点在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行,所以原银行所有者(包括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在事实上将不能得到保障,在银行国有化时通过变卖资产来抵消债务时,投资者手中的银行股票将变得一文不值。

3.关于国有化政策的争论。经济学界关于“银行国有化”主要围绕着“凯恩斯主义”是否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最有效手段而展开激烈的争论。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历来是两大经济学派间争执不下的焦点。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显然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正是因为政府过度地放任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才会使危机发展到几近失控的局面,如果政府可以早一些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纳税人的钱就不会用来弥补如此大的窟窿,而现在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通过“国有化”来全面整合金融体系,规范金融机构的运作。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派”也据理力争,他们认为,不是金融危机造成了经济危机,而是正常的经济周期波动放大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效应,“国有化”虽然能够解决银行系统短期面临的流动性和信用风险问题,但是却破坏了自由的金融市场秩序,原有的风险管理体系也会因为政府的直接参与而变得更加具有风险。

政界则更为关注“国有化”带来的意识形态的问题。众所周知,生产资料国家所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以美国为例,崇尚自由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连控制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的资本体系都渗透进“凯恩斯主义”,那还有什么不能是“社会主义”的呢?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保守派的政界领袖坚决反对银行国有化的政策措施。他们认为,虽然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但并没有脱离经济周期的轨道,市场还是能自发的进行修复,只不过需要的时间更多一些,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些。

二、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国有化

1.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概况和特点。具有现代商业银行雏形的金融机构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经过300多年的发展逐渐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

此后,三次工业革命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本需求的不断高涨,商业银行原有的单薄业务已经远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很多新型业务和金融工具由此被广泛的开发出来。伴随着金融产业规模和细分程度的提高,很多专业性更强的金融机构从日渐庞大的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开展针对性更强的金融服务。

现代西方国家的银行结构已经非常的复杂,按照职能来划分的商业银行虽然仍旧以货币相关的业务为主营业务,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使他们的触角早已经延伸到其他的领域。金融机构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任何一个成员,无论国别、无论地域,都不能“独善其身”,被各类金融工具连接在一起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险局面。所以,祸起“两房”(美国两大房地产信贷企业)的“次级债”事件很快就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2.国有化面临的困境。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政府如果采用怀柔政策,静观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那无论是从风险还是代价来看,都会不堪设想;如果选择强势介入,那国有化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所以从一开始,国有化政策的被动地位就决定了各个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是国有化的方式。一般来说,有四种途径可以供政府选择,分别是:(1)给银行重新注资配合政府的“坏账处理机构”购买有毒资产;(2)政府对银行有毒资产进行担保并追加资本;(3)政府担保下的私人购买有毒资产;(4)政府促成破产接管。

四种方式的弊端都很明显,方式(1)、(2)和(3)对于不良资产的定价缺乏依据和参考,定价的过程和支付的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方式(1)、(2)要求政府准备大量的资本来应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财政赤字或者更为简单的印制钞票,通货膨胀的风险随之升高;方式(2)、(3)中的政府担保,将坏账风险全部承担,但又缺乏合理科学的坏账处理方式;方法(4)的全面接管将彻底颠覆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整个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

同时,国有化的政策还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民主体制下的西方民众和媒体从经济危机一开始就关注政府的一举一动,其中又把焦点集中在可能颁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果说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带动经济走出困境还可以为民众所接受的话,那么“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贪婪的金融机构形成的窟窿”则是受到广泛的批评和反对,巨额资本注入后的使用和管理成为很多人质疑的对象。以美国为例,布什和奥巴马先后提出的救市方案围绕着资本注入额度这一核心问题在国会上几经博弈。事实也证明,政府并没有能力监控好数以千亿计美元的使用,导致众多银行在“合乎合同约定”的前提下优先发放各自高管的巨额奖金,奥巴马政府也因此在上台后的百天内被媒体认为是“失败的开始”。

3.西方的救赎行动。欧美对于金融危机的救赎始于英国。2007年9月,为应对诺森罗克银行百年罕见的“挤兑风潮”,政府通过先注资后托管的方式,于次年2月暂时把该银行收归国有,并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用类似的方式将其他两家银行实现国有化。这一救市模式立即稳定了当时的市场信心,也带来了其他国家政府的相继效仿。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迎来了高潮,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盟主要经济体纷纷宣布了注资或者担保国内金融机构的政策措施,用于拯救金融市场的总金额高达2万亿欧元。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了2500亿美元的“问题银行优先股购买计划”,国会也迅速通过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第一轮救市计划。虽然方法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部分国有化”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殊途同归的道路。

然而,2009年伊始,随着2008年报巨额亏损的披露,各家银行股继续暴跌,金融市场信心并没有因为第一轮的救助而恢复。西方国家的“银行国有化”进入第二阶段,债转股、优先股转普通股、有毒资产的担保和估值、坏账银行的建立,所有能加强国家控制的政策或金融手段都被采用,焦头烂额的西方政府此时已顾不得意识形态或者是所谓的国家的长远健康,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让市场恢复信心,如何让本国迅速走入困境,哪怕是能放缓衰退的速度。

两轮改革过后,效果明显,但隐患巨大,世界排名前列的花旗、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虽然都摆脱了破产的威胁,但已经呈现“国有化”或暂时性的“国有化”,证券市场对于银行股的恐慌性抛售仍时断时续。更为令人心忧的是,对商业银行的拯救措施将可预见的扩展到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而填补如此大的资金窟窿在任何国家看来都是近乎于不可能实现的。

三、国有化中的机遇和挑战

1.国家的机遇和挑战。“国有化”的救市方案在此轮金融危机中突出体现了政府的被动、滞后和盲目性。资本市场的自由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纳什均衡”直到现在仍处在摸索的阶段。虽然仍旧有许多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提出“加强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监管”,但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案却是少之又少,操作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国有化”将政府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这样一种转变是积极和主动的。就如同一个公司的监事会永远不能取代董事会一样,作为维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本市场如果没有一个国家主体的全面参与,其对于整个经济体的贡献就无法达到最大化。既然众多的国家已经默认了“银行国有化”的结果,那么就应当摆脱只监不管的姿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参与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日常管理,以国民利益为底线,参与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

从另一个角度看,西方国家救市的路径虽然相似,但却是各自为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国的利益。那么,金融市场究竟是不是遵循帕累托定理呢?答案未必。设想两轮救市的过程中,西方国家若能一起行动,就完全有可能避免部分观望国家的悲观情绪蔓延到先行国家而降低救市效率。国际合作,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国家合作,在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新颖和需要探索的道路。冲破国界的约束,意识形态的障碍,通过合作来促成资本的良性流动,发挥其最大价值,是世界金融发展的长远战略和必然的趋势。

金融危机诱发的经济危机是政府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如何发挥政策杠杆的优势,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多个角度降低金融危机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挑战十分严峻。将“国有化”的强制措施,配合政策引导和市场引导,是所有国家为了解决金融和经济的双重危机需要深入思考和广泛实践的方式。

2.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国有化”解决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问题,也加剧了一部分问题。

银行系统将面临着深层次的,全面的改革。加强自律、完善内控体系是改革的目标,整合业务、调整模式、重建组织、梳理机构是改革的方式。股东的变更恰恰可以通过管理层的变革来促成和加速改革的进度。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在整体经济环境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是银行的所有者们必须明确的战略发展问题。银行间的良好分工与合作能够有效地避免业内的过渡竞争对于市场产生的不稳定因素。

银行系统的信用体系重建也是不可避免。建立更为公正的第三方评级体系,让信用等级能够为广大客户和银行的合作伙伴提供客观真实的信用依据,对于商业银行本身来说也具有积极主动的意义。良好的客户环境和经营口碑同时也可以确保银行不会一味地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资本运营模式。无论“国有化”持续多长时间,这样的改变对于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和它们的经营者来说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当然,在行业分工愈来愈细致的今天,以传统存贷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和专业银行相比获利能力弱,资本密集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开发传统业务的“蓝海战略”是业务选择和业务创新的一大挑战。

同时,私有化毕竟是西方国家的根本特点,追逐利益和稳定市场的矛盾,必然呈现在银行股东之间,如何平衡这样的矛盾,如何让政府股东在系统重建的过程中逐步的淡出管理而又避免商业银行重回金融危机前的老路,也是现在的股东和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长远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彭建刚.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美]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美]保罗·克鲁格曼著.刘波译.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

5.[美]科林·里德著.曹占涛译.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机.东方出版社,2009

6.张蓉.全球视角下银行私有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袁志刚.全球金融风暴与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美]约翰·塔伯特著.喻海翔译.大拯救:金融瘟疫席卷全球,如何自救.东方出版社,2009

9.林汶奎.华尔街金融危机:危机四伏的全球经济与未来走势.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10.[荷]巴卡斯,佩弗雷里著.张志元,邢雅菲,杨柳译.金融大未来: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国有化金融危机商业银行
民营上市企业国有化:动因和绩效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