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2009-09-23郭念棣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建议问题

郭念棣

摘 要: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日益多样化,科学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水平之后又一综合实力的表现。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办法,以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科研经费 问题 管理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92-02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高等院校投入的科研经费不断增加,这为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为社会做好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高校筹措的科研经费渠道多样化,额度也大幅增长,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这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针对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1.科研经费报销票据存在的一些问题。科研经费报销中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很多高校都认为,科研经费是科研教师自己争取来的,大多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负责人拥有支配经费使用的绝大部分权利。而财务和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往往疏于严格审查,只要票据合法均予以报销,以致于票据反映的情况往往与事实不符。有的课题负责人在报销过程中弄虚作假,超标准列支课题劳务费,有些支出超出了科研项目经费规定的范围,导致经费开支非常混乱。

2.科研项目的预决算不配比现象。科研项目在投标立项阶段的预算往往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成本,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与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相差甚远。再加上科研经费的审批人一般是课题负责人,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因此对严格按项目预算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课题结题时预决算不配比现象屡屡发生。科研人员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时,为了达到与预算的一致,或达到经费结余为零,就临时人为地将项目支出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进行调整,导致项目预算的严重失真。

3.校内科研管理部门繁杂。高等学校校内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繁杂,形成校内预算到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将经费下分到各学院具体项目的管理模式。同样是校内科研经费,由于归口主管部门的要求不同,导致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科研教师难以分辨。财务处在具体执行各部门规定时,由于标准太多难免出现规章制度张冠李戴的现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上的这些漏洞,很容易产生滥发钱物、挤占专款、专款不专用等问题。

4.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问题。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这是高校的共性问题,科研项目完成并已通过验收,但在财务上未作结账处理,结余资金仍按在研项目管理;有的科研项目已结题多年,且项目负责人已退休,结题项目变相成为课题负责人的小金库。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结账制度,但科研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一直没有牵头执行部门,财务账上仍有余额,导致结余的科研经费长期游离于学校事业基金之外。

5.科研经费管理中忽视无形资产的核算。高校科学研究的成果往往形成一定的专利权、版权和知识产权等,其价值应体现在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注重实物形态的资产管理,忽视了无形资产的管理。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未能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科研部门只对部分专利权作记录,财务部门对无形资产未作任何账务处理。常此以往,形成了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局面。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办法

1.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在校内应统一归口科技处作为主管部门,在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相关规定,明确报销范围、标准和审批权限,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财务评价制度和管理体系,严格科研项目经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复核。科研经费报销必须认真审核与预算的配比性,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科研人员宣传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规定,引导科研人员在充分认识正确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重要性的同时,自觉遵守相关的管理规定。

2.加强科研经费支出和转拨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制度,首先要对科研支出票据认真审核,严格按照科研项目预算中的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权限等方面的规定执行,杜绝用虚假发票套取现金的行为,明确规定经费支出必须符合项目预算支出范畴。其次,对科研项目中提取的一定比例的招待费和劳务费,要严格财务结算支付手续,制定合理的付款程序,防止代领、冒领或编造领款名单的行为发生。再次,高校必须严格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学校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应向学校科研、财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批复、项目合同书和其他必要的资料,否则不予批准。转拨业务应凭转拨批件、项目合同书、合法有效的财务凭据由项目负责人和科技处负责人同时审批后,再由校财务统一办理,项目负责人不得借协作科研之名将科研经费挪作它用或转入与项目负责人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

3.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高校科研课题均实行课题负责制,项目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应设专人对课题组人员进行指导,使预算既适应科学研究的需要,又符合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项目立项阶段的预算与课题实际成本相匹配。在项目实施阶段,财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认真审核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保证科研开支的计划性和科研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在结题决算阶段,要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列入申请下一个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立项、执行和决算各阶段进行全程跟踪是极为重要的,既保证了项目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同时也避免了结题时因预决算严重不符而造成的人为调账情况。

4.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题管理办法,明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管理部门在项目验收结题后应及时通知财务处办理办理课题结算手续,对于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单位有权按照完善的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予以处理。建议将课题结余经费转入“事业基金”,一部分用于项目负责人申请新项目;一部分用于学校发展基金,以补充学校设备开支的需要;一部分用于课题组奖励基金,奖励课题组相关教职工,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使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走向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5.规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高等学校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对科学研究所形成的资产加强监管。特别是对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版权、科学发明创造等应提供鉴定和认证材料,应在设置无形资产一级科目的同时,按无形资产的分类设置明细二级科目核算,及时申报登记入账,统一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此外,高校应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财务人员应向课题负责人认真解释课题组只是资产的使用者、管理者,而非产权的所有者。因此,课题组在资产的购置、保管、维修、清查、报废等环节要配合校内设备和财务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发挥高校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以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研究探索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促进高校科研事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为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X08-060-9]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

2.夏伍珍,缪小群.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初探[J].事业财会,2008(2)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财务处 江苏南京 210037)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