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009-09-22关英奎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信用贷款银行

关英奎

自去年以来,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科学分析当前形势,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是急需各级领导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地区目前共有8家金融企业。截止2009年5月底,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70.21亿元,较年初增加16.34亿元,增长16.34%,同比增加1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5.78亿元,较年初增加3.16亿元,增长-13.83%,各项存贷款差率为42.07%。

(二)信贷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中央保增长政策措施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应下,辖区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长,贷款投放加快,从上年银行投资贷款数据与本年投资贷款状况相比较,全地区各项贷款较上年增加3.16亿元,累计增长-13.83%,同比增长15.67亿元。如果剔除政策性银行收购贷款回笼因素,贷款余额增加了16.94亿元,增长18.44%,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9.55亿元,同比增长27.63%,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长。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棉纺、煤焦化、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行业,市场低迷,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再加上个别银行信贷投放集中在较大型企业上,而企业建成后又无法如期投产,影响了金融运行的质量。

二是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环境仍然偏紧,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企业在评级、审批、担保等信贷内外程序还没有明显变化。

三是银企合作平台还不完善,企业与银行之间沟通不畅,没有构筑密切的银企关系。再加之现有金融体制因素,企业是否盈利,对银行运营绩效没有直接考量关系,企业是否短缺资金,银行对其没有直接关注的义务。

四是银行在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专业化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上还有欠缺。

五是融资渠道面窄,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中介服务或典当行业发展缓慢。

六是贷款猛增的背后潜在着风险加大。由于银行喜欢一些资源性开发企业,大额贷款往往集中度过高,部分贷款审查审批环节有所放宽,票据融资审查不够严格,跨区贷款抬头等因素影响。银行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区金融机构已发放的在建、拟建项目或已承诺发放贷款的使用状况审查,严格了融资的准入度。使得下单一的融资渠道变得更窄,更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前经济回升的积极效果。

二、担保机构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地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始于2001年底,由地区财政局、经贸委、发改委牵头,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逐步在一些县(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中心)属政府主导过渡性、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形式有三种:

一是政府组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辅的运作模式。担保对象或担保项目由政府相关出资部门领导审查批准,不以市场机制方式进行担保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坚持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

二是担保对象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下岗就业人员为主,担保项目由企业自找贷款银行,经银行对承贷项目评审确定放款后,再提交给担保公司审定同意,发放担保责任贷款,并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

三是担保额度实行上限制。一般不能超过注册资本金的5倍,要以实有资金做贷款的事前保证,存入协作银行作为代偿。在担保贷款收费方面;担保公司收费比率按国家规定,最高不能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50%。而由于多种原因,一般的运作也只在银行利率的25—30%之间。为不让中小企业增加贷款成本,作为承担贷款风险的担保公司,其收入不及贷款银行的一半。

(二)担保运行情况

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实收资本25010万元,先后给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累计57716.4万元,共计63户。资金放大倍率运作及资产负债比例为51.9%,符合其信用担保规定的范围,担保贷款运行大部分良好,未发生一笔呆滞扣收担保资金现象。通过不断扩大担保,已有效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朝着推动中小企业建设,社会就业,培育税源,提升企业信用等方面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担保业务法规、政策不健全。信用担保业是新兴的高风险行业,从现行的《担保法》看,重点侧重于债权人利益,对信用担保业缺乏公平、对等的保护。导致信用担保机构在地位、职能上缺少法律支持,处于弱势地位。

二是地区相关的县在促进担保信用发展上未真正形成共识,对建立担保中心观望多,顾虑重,担保建设普遍滞后。

三是担保公司资本金有限,资本金补偿机制未建立,限制了担保额度的比例,也难以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担保公司发展还存在着管理责权不明确,职责不到位,个别担保有行政干预的情况,影响了信用担保业的规范管理。

四是担保资金追加没有制度化,且协作银行渠道不畅,银行希望担保金放大倍数越低越好,而担保机构则希望资金放大倍数越大越好。还存在着对协作银行拓展难的问题,在担保贷款风险的分担上,由于政策的不平等,协作银行往往也不愿承担风险。

五是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为商业性、政策性双重身份的中介机构,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明显存在利润空间小、风险大,而相应的监管有空位的问题。按规定担保收费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50%,收费比平均为30%计算,扣除经营成本、税金,盈利所剩无几,要想扩大利润空间,扩大积累,防范风险,显然是杯水车薪。

六是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信息共享不公平,一直困扰着信用担保业的发展。在信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的机会主义明显,担保公司难以掌握经营者的信息以及所隐含的风险,使得担保公司处在担保与否的两难境地。

三、中小企业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阿克苏地区现有中小企业183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商贸流通企业92户,外经贸企业47户。列入2009年地区扶优扶强企业的重点工业企业80户。主要经营石油、煤炭、棉纺、盐业、新型建材、商贸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房地产等8类优势产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户,1—5亿元以上的有12户,5000万元以上的38户。

截止2008年底,中小企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6亿元,占全部总值的65%。近年来,地委、行署围绕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精心抓好对产业升级、效益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集群,使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分别实现新的突破。同时,通过积极支持核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建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建设,催生出一批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自身先天不足,地区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低、变化大、风险高;企业产业结构优化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依然偏低,仍以资源型、政策性企业为主;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懂管理、懂经营、懂市场、懂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致使企业过于依赖政府、依赖政策;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普遍不高等。

四、破解融资难应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一是为企业信用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社会信用方面的主导地位,对企业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建设,实行分类监管,建立企业信用奖惩制度,以诚信求得银行的支持,扩大融资规模。同时,加快引进股份制银行力度。二是在组建地方银行方面下功夫。要加快发展农村信用联社,积极协助温州商会等优势企业,成立阿克苏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公司,不断加快培育企业上市,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推进政、银、企合作,促进企业和金融协调发展

一是要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经贸委、财政、人民银行、银监局、各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实行例会和临时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通报经济运行情况,资金融通情况及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协调解决银行、企业提出的有关问题。

二是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工业运行、行业发展信息,不定期发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由招商局对工业经济领域的招商引资情况及在建、新建、已核准和已备案的拟建项目情况进行分析,并不定期向银行发布,另外对企业在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记录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台帐,信息资料进行归集,并不定期向金融机构通报发布企业逃税、违规经营、逃避银行债务的有关信用信息。

三是要建立“企业贷款”,政府协调,银行放贷,担保机构担保的“联动机制”。由经贸委向金融机构推荐的项目和企业,经金融机构风险评估,及时向政府及信用担保机构联系和沟通。有关信用担保机构应根据申请信用担保企业的管理、经营、资金情况,为企业提供担保。同时,发布《阿克苏地区中小企业投资发展产业指导目录》,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七项措施》等相关文件。对企业的资信、资金用途等进行审查。

四是要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指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建立严格的内控体系和科学的决策制度,主动向开户行提交年度经营计划,通报重大经营决策。

(三)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一是继续发挥央行“窗口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和资金流向,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是引导商业银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投融资力度。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积极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完善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形成竞争机制。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把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与严格贷款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企业能贷款,银行无风险的良性循环格局。

(四)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全面促进经济发展

地区已在县(市)组建了6个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他们在构建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担保资本金不足,往往影响了担保效应。建议,应该按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尽快建立补偿机制,扩大注册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可考虑由地方财政每年核定适当的风险补偿金用于出现代偿损失。

(五)高度重视信用环境建设,促进存贷环境的良性发展

一是加强了宣传教育。总结推广诚信典型,促进企业和银行信用的良性循环。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支持司法部门加大对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金融执法检查,切实保障银行债权。积极协助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因逃避金融债务行为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是开展信用评选。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社会信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考评结果作为企业招投标,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及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人大工委)

猜你喜欢

信用贷款银行
神秘的植物工厂
失信商人的悲剧
旧信封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