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政策

2009-09-22籍佳婧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15期
关键词:钢材保护主义进出口

籍佳婧

一、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进

自1783年美国独立以来的两百多年间,美国已从一个较小的、经济上出于边缘性的殖民地经济转变为一个全球经济强国和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建者。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总体趋势是从自由贸易政策专项以高关税为主要特征的保护主义政策,然后在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下曲折地向多变自由贸易体制发展。

纵观美国的贸易保护之路,不难发现,上世纪70年代之后的贸易保护政策呈现新的特点:不再是以构筑高关税壁垒为主,而更侧重非关税壁垒,具体包括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一些非关税壁垒目前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干预外贸、限制进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

(一) 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政治经济学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把贸易政策当做内生决定的。简言之,通过贸易保护可以增加相对对于经济中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因此,受到国内一些财团、行业协会的压力会使政策制定者相应的做出抉择。

(二) 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导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因素有:如亚洲四小龙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力量上升,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于出口需求,其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机器60%的总出口收益。但除美国、加拿大外,其它工业国家进口需求都不足甚至负增长。这事贸易保护因素的引致,也是进口贸易保护的结果和体现。

此外还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的减慢和失业率上升,以及国际金融和货币市场的不稳定,贸易不平衡严重,使得贸易摩擦必然加剧。

(三) 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孽生保护主义

保护主义,一方面可以帮助执政者有效地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国内夕阳产业财团的压力。通过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外国商品准入,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减少竞争压力,渡过难关。将原本不足的消费力全部转移到国内商品上,扩大内需,增长就业。

(四)“只买美国货”的国内动因

一是长期的贸易逆差积累了国内某些企业大量的不满情绪,要求保护。

二是金融危机扩大了国内经济困境,失业率激增,为促进就业提出“购买美国货”。

三是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以及鼓励新产业的诞生。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一)不利于福利的提高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显然并不是说着重发展扶持这些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产品,而是会倾向于扶持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换句话说,就是选票密集型的产业。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国际贸易理论的福利分析。最终会使本国的福利水平整体下降,同时影响其他产业发展。

(二)贸易保护主义将使企业丧失创新及降低成本的动力

美国部分传统产业早已步入“更年期”,原本已不具竞争力,这些企业要么通过改进技术,转变方式重新融入国际竞争,要么优胜劣汰,退休养老。而“只买美国货”无疑给了这些企业一张“不思进取”的舒适温床

(三) 贸易战

保护主义的做法必然会招致别国不满,是违背自由贸易准则的,也是为WTO反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贸易争端都能在WTO框架下得道妥善解决,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会招致贸易报复,引起双边甚至多变的贸易战,最终多败俱伤,使得经济整体下滑。

四、基于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对“只买美国货”的影响分析

(一)2009年美国进出口的变化

1、出口额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出口降幅大于进口,美国3月份贸易逆差8个月来首次扩大,其中进出口降幅分别为2.4%、1.0%,而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由2月份的142亿美元扩大至3月份的156.2亿美元,非农业部门失业率也从3月份的8.5%升至8.9%。

2、钢铁业

美国2009年4月份进口钢铁产品总量为121.4万净吨,其中成品钢110.7万净吨,比3月份的最终进口量分别下降21%和25%。同比下降59.2%。

3、就业率

美国劳工部2009年6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美失业人数增加78.7万,达到1450万人,失业率达到9.4%,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自2007年12月衰退发生以来,失业人数增加700万,失业率上升4.5个百分点;“打短工”的人数增加73.2万,达到950万人,自衰退发生以来增加580万;长期失业(27周以上)者增加26.8万,达到390万人。

(二) 2009年中国进出口的变化

1、进出口指数

受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延续去年11、12月持续下降的态势,且降幅明显扩大。进出口总额428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4亿美元,下降19.7%。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出现低位回稳和我国稳定出口、扩大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3月份对外贸易出现好转迹象,剔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1%,比前两个月累计缩小8.5个百分点。进口717.3亿美元,下降25.1%,比前两个月累计缩小9.1个百分点。一季度,由于进口降幅大于出口,贸易顺差达到623.4亿美元,同比增长53.6%。

2、钢铁业

今年以来,中国钢材进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出现了从钢材净出口向净进口转变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钢材进出口首次出现逆转。这一态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扭转,中国恐怕将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钢铁仓库”。随着中国钢材价格的进一步走高,国内外价差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受冲击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由于钢材需求持续低迷,出于保护国内钢铁企业的考虑,国际贸易保护有抬头的趋势,“在只买美国货”之外,钢铁行业的反倾销案例持续增加:美商务部于4月28日对外公布,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4月中旬,欧盟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作出反倾销初裁,将对其征收从15.6%到24.2%的临时反倾销税;4月中旬,印度财政部决定对进口含硼钢材征收10%的进口税,主要针对来自中国的进口钢材。这些无疑也加大了钢材出口的压力。

因此造成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大幅萎缩;人民币汇率上升;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回潮;钢材出口税率调整尚未进一步到位。

可见,保护主义的确是在经济下滑,出口低迷的情况下给中国钢铁业雪上加霜。政府应该考虑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增强中国钢材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五、结论

经济萧条孳生贸易保护主义,客观上说各国在经济危机下的保护政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就“只买美国货”来说,将它作为公然的法律似乎不妥。但就全球利益来说,无数事实表明保护主义无益与经济复苏,尤其在当下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下,各国协作的自由贸易氛围是最好的解药。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

猜你喜欢

钢材保护主义进出口
“手撕钢”见证中国制造实力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浅谈钢材的火花鉴别知识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