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07~2008药品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2009-09-21鲍光合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皮肤

孙 涛 鲍光合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药品临床不良反应的深入分析,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方法:对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98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157例(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皮肤;损害

【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05-01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1]。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自我院ADR监测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判断上报的ADR报告,以其中被评价为“肯定”、“很可能”及“可能”的208份报表作为统计资料。

1.2方法逐项统计ADR报告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及该药物的种类、剂型、用药途径、ADR临床表现、ADR症状分类等,进行频数分析。

2结果

2.1性别及年龄分布在208例ADR报告中,男性(57.14%)多于女性患者;年龄11个月~82岁的老人。

2.2药品类型分布208例ADR报告中,涉及品种162个,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ADR72例,占57.14%,其次是中成药和心血管系统用药。

2.3不同的给药途径与ADR发生的关系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157例,占75.48%)。

2.4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在208例ADR中,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83例,占39.90%),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紫癜等;其次是消化系统(39例,占18.75%),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

2.5转归情况208例ADR报告中治愈170例,好转38例。

2.6ADR报告填写质量评价在格式方面,填写缺项、填写内容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等情况较为普遍。在内容方面,常缺少联系方式、患者体重、用药的起止时间、关联性评价等。在阐述方面,对ADR的体征、症状及处理情况的描述过于简单,不够全面。

3讨论

208例ADR报告中,男122例,女例86例,比例为1.42:1。老年患者(大于60岁)63例,占30.29%。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肝、肾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减退,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消除;合并多种疾病、多联用药使ADR发生率增加,在工作中应加强ADR的监测。在208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居首位,这与近年我国ADR分析结果一致[3,4]。可能原因是我院抗感染药的使用中存在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临床用药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经验疗法,不习惯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选用合适抗生素的准确性不足。国家ADR数据库中涉及中药ADR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尤为突出。中药除制剂质量问题外,可能与中药含有植物蛋白、色素、树脂等有关,作用具有多重性,易引起ADR。长期以来,医生和患者认为中成药药性平和、ADR少,应用较安全,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不够重视。静脉给药是ADR发生的主要途径,其发生比例过高除了与患者自身特殊体质因素外,还可与静脉注射液的内毒素、pH值、微粒、渗透压等有关。利用时间生物学、时间药动学和时间药效学与序贯疗法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序贯疗法。选择合适给药方式,既可迅速发挥药效,又可以防止毒副作用的产生。从ADR的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与上述两种反应在临床上易于发现和诊断有关。血液系统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报告最少,可能与发现ADR时,医生未进行血液、尿液及生化检查,或发现患者有血常规、生化指标改变时,有多种情况需进行鉴别诊断有关。208例中有159例在出现ADR后及时停药,未作其他治疗而自愈。49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如确定属于ADR后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治愈和好转。有些药品可能引起血液系统或神经系统的ADR则较难发现或需和患者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因此可能延误治疗并影响转归。若患者能了解相关ADR知识或发现异常现象后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停止继续用药,就有可能缩短转归时间。

为减少自愿呈报方式所造成的漏报现象,加强对医药护技人员ADR知识宣传,由全院医药护技人员共同组成的ADR监测网络,增强对ADR的监测力度,及时收集ADR信息。在做好ADR监测工作的同时提供合理化用药的服务,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7]。

参考文献

[1]王景田,景丽华,庄洁.中药的不良反应及监查[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139.

[2]胡明礼.药师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7,(03).

[3]许峰,张全英.全国690家样本医院2005~2006年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1293-1296.

[4]陈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2-373.

(收稿日期:2009.01.10)

猜你喜欢

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皮肤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