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新城区大龙湖堤岸特点及类型简述
2009-09-21种宁利
种宁利
摘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水景对凸显整个大龙湖景区的景观效果和提升景区品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堤岸作为水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景观特点、人本特性、形式种类及建造方式等的优劣决定着堤岸景观效果、功能发挥、环境协调的好坏。
关键词:大龙湖堤岸特点堤岸类型
1工程概况
徐州市新城区大龙湖景区的总面积约44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186公顷,湖堤岸线长11.5公里。大龙湖的前身是大龙口水库,有较大的水域面积,故“因势而借”利用原有的水库加以修整,即成旷散有加的大龙湖。湖岸线基本上以自然流畅、徐缓曲折的走势为主,与周边的景观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大龙湖属于城市的内湖,一年四季中水位保持稳定,但由于与城市排灌系统相连,具有一定的吸纳雨水的能力,所以在堤岸设计时不仅考虑了防止内涝、水域围护、岸边土壤的保护及防止水面冲刷而导致的水岸倒塌和下陷等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大龙湖景区作为城市休闲景观区,它必须展示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吸引人,让人感到舒适、有乐趣。大龙湖堤岸就是在兼顾使用功能和生态、美观的景观效果下设计和建造的。
2大龙湖堤岸的特点
2.1堤岸有充分的景观特征打造独具特色的园林水景对凸显整个大龙湖景区的景观效果和提升景区品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大龙湖南北两侧水面与地面高差的不同,主要用到了钢筋砼立砌、景石、草坡、平台、栈道、木桩、湿地、沙滩等堤岸。由于大龙湖位于徐州市新城区起步区内,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大龙湖景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新城区的建设,如果景观效果好,游客慕名而来,投资商接踵而至,可以增加政府和市民扩大建设范围的信心;如果景观效果不好,就可能为以后的城市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增大建设难度。因此,堤岸作为大龙湖景观的一部分,也得具有充分的景观特征。
2.2堤岸“以人为本”的特性大龙湖堤岸设计时考虑了游人对湖周边景观的参与性、趣味性、可达性、便利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湖的东南区部分,为了方便人们接近水边与水亲近,堤岸外侧采用的是舒适的沙滩地,水体边缘有一定缓坡,湖岸由淹没在水里的小卵石和局部露出水面的大卵石砌筑的,不设置围栏,游人可随意进入并轻松进入岸边的浅水区嬉水玩耍,增加情趣。卵石砌筑的堤岸不但达到景区的景观效果,也避免因用有棱角的整石等砌筑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事故,比如小孩嬉水时有可能发生碰撞或跌倒,棱角有可能伤及小孩。
2.3堤岸的多样性大龙湖堤岸的处理是灵活考虑的,根据不同的地段的景观及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堤岸设计,堤岸设计采用多种形式:有亲水性很强的自然式草坡、沙滩,也有支持和防止坍塌的水工构筑物挡墙等,以适合本区域的景观要求。代表性的堤岸主要有:①下沉广场边缘的堤岸采用钢筋砼砌筑,临水面进行拉毛处理,与地面相接的部位留有规则等距的雨水排水口,花岗岩料石压顶,这样从材质的颜色进行区分对游人起到提醒的作用。这种堤岸与岸上的景观相互协调,风格一致。②在有游步道的边缘采用生态自然的不规则的生态堤岸,属于草坡形式。这种堤岸将水生环境和陆域环境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自然过渡,不造成两者之间的断层,使两者之间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利于物种的共生和繁荣。同时这种形式的堤岸比较安
全,可以避免老人小孩不慎落水,防患于未然。③在地势较高部位,采用高低错落,进出有致的景石作为堤岸。力求运用中国传统山石造景手法,因形就势,把经典的制作工艺自然融入大龙湖中。在小景观桥的桥头两侧也采用景石装饰,对整石砌筑的堤岸进行软化,模糊堤岸边界。④在大龙湖的一般部位,主要采用整石砌筑的堤岸,为了避免单调,整石表面进行剁斧两遍。局部栽植垂柳、迎春等垂吊植物。设计时没有为了堤岸的多类型而进行堤岸种类及数量的简单堆砌,也没有将整个长度的堤岸等分成多类型。而是充分考虑了大龙湖风景的整体及景观设计的场所特征,即与周边景观的融合。在堤岸长度方面,设计时避免了在很长区间连续出现同一形状的堤岸。大龙湖堤岸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空间、与绿化景观的协调统一,避免给人破坏环境空间整体协调、互相冲突、不伦不类之感。⑤除以上四种外,还少量用到了平台、栈道、木桩等堤岸,这里不再赘述。
3种类型堤岸的构造浅析
大龙湖堤岸设计时在其构造形式和材料上都进行了慎重的选择。选择堤岸的建筑材料时在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经济性、对生态的影响、对景观的影响等问题上都做了综合考虑,基本上因地制宜,根据该区域的风格,选择合适的材料,尽量与大龙湖的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现就以下三种堤岸的构造进行简要分析。
3.1主要应用于下沉广场、临水平台等边缘的钢筋砼堤岸钢筋砼堤岸临水面呈垂直形式,墙体采用C25砼,为了增加抗滑移的能力,墙体设计了墙趾。每隔25米设置了宽20mm的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丝塞填。为了便于岸边地面便于排水,在花岗岩压顶石与钢筋砼墙体衔接处每2米设置了泄水孔,孔眼向外倾斜4%,孔底高出水面300mm。临水面采用拉毛处理,基底用距离岸边长4米的厚400mm的毛石和150mm厚的C20素砼垫底。这种堤岸稳定性较好,强度较高,外形整齐,能较充分利用河面,在岸边景观属于现代、规则样式的部位尤为适宜,维修工程量较小,使用年限长,但造价较高、施工麻烦(剖面作法见下图1)。
3.2主要用于浅水区不规则的生态堤岸q在大龙湖周边存在游步道、亲水湿地的地方主要采用这种形式,在缓坡的浅水区,堤岸用预制的砼砌块(类似于植草砖的样子)构成,建造时不用砂浆,采用干砌的方式,砌块的空隙可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游人娱乐的亲水区堤岸为将岸底250mm厚的黄粘土夯实,粒径200-150mm的彩色卵石嵌入1/2,上部栽植水生植物或放多规格的卵石。大的卵石可以供游人休憩,小的卵石可以随手玩。有很强的娱乐性,这种形式的堤岸摆脱了过于平直、起伏不够、平淡无奇刻板的堤岸处理方式,通过精雕细琢,减少和淡化人工痕迹,让人感觉这些堤岸就是原有的,自然的。但这种堤岸的防护能力较差。
3.3主要用于地势较高的景石堤岸景石堤岸墙体下部为M10水泥砂浆砌MU30毛石,上部为M10水泥砂浆砌方整石,顶部摆放景石,景石采用石头的种类依据需摆放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各石头的特点形状,景石间点缀栽植植物。这种类型的堤岸下部的毛石,本地盛产,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造价底。但是上部的景石施工比较麻烦,特别在摆放景石时,点线面都得考虑,既要保证景石摆放的牢固稳定,还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俗话说的“园林是三分设计、七分施工”在这时候是充分体现。当需要大量运用绿化植物时,施工还有一定的季节限制。而且景石堤岸若没有绿色植物和花卉的衬托,会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
4结语
徐州新城区大龙湖各类型堤岸之间的过渡是比较自然的,衔接较好。设计和建造堤岸时,从始至终本着尊重现状,因地制宜,安全和观赏等多种功能并重的大原则开展进行的。在设计和建造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徐州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城区景观的开发建设对于丰富人们生活,提升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大龙湖堤岸的类型及构造做简单的阐述,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城市堤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希望可以为其它工程的堤岸设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城市河流堤岸生态设计模式探析》,温全平《园林工程)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