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2009-09-21冯璐昕
冯璐昕
摘要: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效益滑坡的不良形势下,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力度,认真总结工程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把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1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1.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程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从成本预测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考核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步骤。成本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按照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流程,根据其工作内容所设计的时间系列划分,可以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等工作环节;事中成本控制针对成本发生过程而言,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管理、班组成本核算、合理利用材料、施工的合理组织和安排、生产能力的合理利用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等,由于成本的发生和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成本的过程控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事后成本控制是在施工项目成本发生之后对成本进行核算、分析、考核等工作,事后成本控制不改变已经发生的工程成本,但是,事后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对事前、事中的成本控制起到促进作用,通过事后成本控制的分析考核工作,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以改进下一个同类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1.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工作,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从而将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对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2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现代市场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已深入各经济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筑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建设资金极力压减,低价中标压力剧增,导致施工企业行业利润逐年下降。现代施工企业管理必须在加强成本管理上下功夫,向成本要效益,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体现在如下方面:
2.1 成本核算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据财务部门的决算报告。这种核算体制经常因业务人员提出报告的时效性滞后而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缺乏过程的控制,这是造成施工企业亏损现状原因之一。
2.2 成本管理内容局限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 传统成本管理内容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的核算,而未动态地全过程地对费用的发生进行控制。
2.3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施工企业管理者不认为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盈利的关键或主要因素,从而未将整个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成本管理上,按传统的理念靠扩大投资实现企业利润,这也是目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或亏损。
2.4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施工项目在完成后成本才能反映出来,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管理方式方法落后而造成成本管理控制的滞后而缺乏时效性,也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3 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是建立公司、项目和岗位三个层次的组织机构。由主管领导亲自负责,根据每个工程的规模、特点、地理位置及业主要求,下设相应的项目和岗位层次的组织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成本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其次是制定各层次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定各层次的成本管理制度,完善和细化了成本管理制度和办法,制定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施工责任成本的确定及核算办法、物资管理办法、成本的过程控制及审计、成本管理业绩的确定及奖罚办法等程序文件。项目和岗位层次制定相应的成本职责和工作规范。
3.2 推行成本计划制度 合理的成本计划可以推动企业实现责任成本制度,是加强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是评价考核企业及部门成本业绩的标准尺度。成本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先进合理的经济技术定额为基础;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必须与其他有关计划密切衔接;尽量吸收计划执行者参加。成本计划的制定程序:首先要根据合同制定合同成本总计划,重点对合同成本中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分类预测、估算,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工期内按月进行分配,形成分项月成本计划。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月成本计划在实际成本控制工作中不能作为依据,只是每月期间成本计划的草案,在每期末用于分析比较。其次,每月根据月成本草案制定分项月成本计划。这个计划是短期计划,只对当月的成本控制有实际指导意义,当月结束后,及时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对下月的成本计划草案合理改进,形成新的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月成本计划。
3.3 加强工程实施过程的成本管理 成本计划为成本确立了行为目标,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计划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项目上场初期首先要制定成本控制的管理规定,选择关键点实施成本控制,对项目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重大费用开支等实施重点控制,是全面完成成本计划的关键;其次要明确划分责任范围,把成本计划由粗到细分解,责任到人,保证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以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3.4 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分析制度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就是根据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以便对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做出评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责任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部分项工程责任成本分析、月(季)责任成本分析和竣工责任成本分析三种。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发现问题的必经过程,如果仅仅实施成本控制而不进行分析,那么成本控制的效果就无从检验,成本控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成本分析对成本控制起了重要的检查和推动作用。
3.5 加强项目完工后责任成本情况的考核 责任成本考核是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最后环节,它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企业项目经理的考核,二是项目经理对所属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责任成本完成情况和成本管理工作业绩。在考核时要结合责任预算所核定的工程量进行,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人员收入、工程产品中安全、质量给予综合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考核结果和相关规定,实施经济利益兑现,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总之,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效益滑坡的不良形势下,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力度,全面推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己是当务之急。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力度,认真总结工程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把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