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智能化的规划和设计

2009-09-21韦鹏展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8期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住宅小区

韦鹏展 李 正

摘要:文章从工程设计和实践出发,阐述了住宅小区智能化规划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对住宅智能化的系统构成、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132-0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规模住宅小区的大量兴建,人们对住宅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区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与便利的生活环境已成为现代家庭追求的理想目标。可以预期,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必将在我国迅速普及,成为住宅小区不可或缺的配套系统。如何从实际出发,建设适合国情的智能小区,笔者从实践出发,对智能住宅的构成和实施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四大要素

“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的设计、规范的实施”是成功地建设一个智能小区的四大要素。

(一)正确的认识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智能化是一种拟人化的称呼,它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堆砌,也不是意味着生活的“自动化”,更不是最新、最先进系统及产品的试验场。因此,业主对“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不应盲目追求高标准、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牵强附会,要有一个理性正确的认识。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具体地说,“智能化”在住宅小区中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通信服务: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小区内的高速数据通信网络,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通信需要。

2.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应用现代安全防范技术,建立小区必要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3.建立高效、科学、便利的物业管理体系: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IC卡等技术建立网络化物业管理系统。

(二)合理的需求定位

根据小区的特定条件,包括小区的规模和档次、配套设施、建筑布局、用户对象和投资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从实际出发,适度超前,以实用为目的,选择适合小区实际需要的系统和功能。

(三)优化的设计

在合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适用智能化系统加以优化设计和统筹考虑,寻找最经济可行的实现途径,以最少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功效。

(四)规范的实施

规范的实施包括确定合适的集成商及供货商,制定分步实施步骤,规范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安装、调试、试运行、测试、验收程序等。

二、设计思想

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智能系统的多寡、系统的先进性或集成度,而是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否经济合理,使用、管理和维护是否方便,系统及产品是否成熟适用。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为原则,同时照顾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用户的需要,满足“居住”这一特定使用功能。因此,以人为本是智能化小区设计的一个总的原则。同时设计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

应充分考虑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能保证将小区建设成为先进的、现代化的智能化小区。

(二)成熟性和实用性

应采用被实践证明为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家居生活、工作、学习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需求,确保耐久实用。

(三)标准化和结构化

根据小区智能化总体结构的要求,各子系统必须结构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代表先进的科技水平。

(四)服务性和便利性

系统的设备及设施应当使用方便、安全、快捷,为业主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约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五)经济性和针对性

在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最高的性价比以及经济的优化设计。

(六)性价比

必须采用能满足功能、达到使用要求的或选用国内或合资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选用合理价格的设备。

三、系统构成

(一)信息通讯系统

信息通讯系统式完成小区信息传输的高速通道,实现语音、数据、图象的传送。

(二)楼宇对讲系统与家庭防盗报警

小区楼宇对讲联网系统是根据我国实行封闭式管理住宅小区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产品。它针对分布式住宅小区的管理特点进行功能规划,如多通道内部通讯,双向互叫对讲,住户报警,防盗防灾报警等等。

家庭防盗系统对于每个家庭均可实现:当窃贼试图破门而入或从阳台闯入,被红外线探测器和门磁将探测到动作时,保安中心立刻接收到警情。如果主人有紧急情况,如急病或受到挟持时,可按动键盘上的紧急按钮发出报警。当厨房有煤气泄漏警情发生时,煤气探头会探测到同时向管理中心发出警报。

(三)周边防范系统

周边防范系统主要有由探测器和控制单元组成。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对射式探测器和被动式入侵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

(四)闭路监控系统

闭路监控系统系统分为前端摄像部分和中控控制部分。前端采用日夜两用型摄像机,适合白天和夜晚时监控。

前端部分:地下停车场和顶楼布设室外低照黑白摄像机,监控人员流动和车辆出入情况。在每部电梯分别安装一支吸顶式黑白半球摄像机,监控人员的上下电梯情况,达到防监安全的目的。

中控部分:采用大型矩阵系统,方便切换每幅画面,可实时监控整个小区的动态,同时配有录像系统,可把现场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阅。

(五)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是一个以非接触式IC卡为车辆出入停车场凭证,用计算机对车辆的收费,车位检索,保安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的系统。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特有月租卡和固定卡的车主在出入停车场时,经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将非接触式IC卡在出入口控制机的读卡区掠过,读卡器读卡并判断该卡的有效性,同时将读卡信息送到管理计算机和收银计算机处,计算机自动显示对应卡的车辆和车牌,且将此信息记录存档,道闸机给予放行。对临时停车的车主在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按自动出卡上的按键取出一张临时IC卡,并完成或读卡、摄像,计算机存档后放行。在出场时,在出口控制机上的读卡器处读卡,计算机上显示出该车的进场时间,停车费用,同时进行车辆图像的对比。在收费确认,自动收卡器收卡后,道闸自动收起放行。

(六)电子巡更系统

采用动态实时在线巡查系统进行小区巡更计算机管理。它的功能特点是:优化巡更路线、在线巡更显示、巡查报警功能。

1.在智能住宅小区内各个要害地点和部位设有专门的巡更确认仪,这些巡更确认点构成了小区内不留任何死角的小区巡更网络。小区巡逻路线是根据小区各个巡更点的要害程度、实际路线、距离、每一巡更点所要求的巡逻人员两次到达该处的时间间隔等情况,经过计算机优化组合成数十条巡更路线,保存在巡更管理计算机数据库内。具体的当班巡更路线,由每组保安巡逻队每天上岗当班时,在巡逻管理计算机上随机确定,避免内外勾结犯罪。

2.巡更系统报警功能。巡更系统设计有保安人员就地向“中心”进行报警联络的功能。即当保安巡逻人员在巡逻中发现某处有异常情况时,可以就近找一处巡更确认仪,将自己的智能钥匙插入,当停留时间超过5秒,保安巡逻管理中心计算机便认为是该保安巡逻员在该巡逻点向保安中心报警,保安中心应立即派人前往处理,巡更管理计算机会记载该次报警行动。

(七)三表远传计量系统

三表管理系统就是实时地将各住户的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的数据,采用脉冲式表,利用三表接口和抄表平台与系统总线相联,采集的三表数据存贮在三表接口的永久存贮器中,当小区管理人员需要抄表时,可以通过管理中心电脑十分方便地抄集每户三表数据,并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管理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受理和规范管理。

(八)“一卡通”管理系统

实现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各项功能,始终离不开一项贯穿始终的关键技术——智能身份识别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小区“一卡通”智能管理和保安控制、家居安防预警等功能。

由智能钥匙和识别器组成的智能身份识别系统,可满足居住区内封闭式物业管理之需要。住户持有的智能钥匙具有如下功能:

打开单元门;

进入园区的凭证;

住户交费结算的身份验证;

查询费用的凭证;

乘坐园区巴士的电子月票;

家居安防布/撤防及误报自解除;

考勤管理及巡更管理;

出入停车场管理 。

四、结语

住宅智能化的目的是给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先进、高效的生活环境。开发设计人员应遵循以人为本、实用适用的原则,注意功能设置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技术先进与实用可靠相结合,遵循经济规律,顺应市场发展,优化方案,优选产品,才能开发出适合国情、功能合理、组合灵活、物美价廉的居住产品,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住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2]程大章.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实施.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秦兆海,周鑫华编.智能楼宇技术设计与施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韦鹏展(1975- ),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的研究与设计。

猜你喜欢

智能化系统弱电工程住宅小区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管理研究
有效运用科技智能化 提升物业安全防范水平